[发明专利]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和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2644.7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本山厚司;加藤诚司;松本诚;河野贵昭;入江好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J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性 树脂 表面 处理 方法 制造 | ||
1.一种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3个工序:
1)将基础聚合物和表面交联剂溶液混合从而得到“加湿物”的加湿混合工序,
2)升高该加湿物的温度从而得到“前处理物”的前处理工序,和
3)使该前处理物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得到表面交联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交联反应工序,
其中,上述2)的前处理工序中的气氛露点为50℃以上且在95℃以下,并且,将该加湿物的温度从低于气氛露点的温度升高至气氛露点+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表面交联剂为选自由多元醇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多胺化合物、卤代环氧化合物、上述多胺化合物与上述卤代环氧化合物的缩合物、噁唑烷酮化合物、碳酸亚烃酯化合物、环脲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在同一装置中进行选自上述加湿混合工序、前处理工序和表面交联反应工序中的1个或2个以上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前处理工序和表面交联反应工序在同一装置中进行,该加湿物的温度被升高至气氛露点+10℃,再进一步将加湿物升温从而进行表面交联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上述前处理工序和表面交联反应工序在包括至少第一带域和第二带域的、具有旋转轴的同一加热处理装置中进行,该第一带域是气氛露点为50℃以上且在95℃以下、并且将上述加湿物的温度从低于气氛露点的温度升高至气氛露点+10℃从而得到“前处理物”的带域,该第二带域是将该前处理物进一步升温从而使该前处理物和表面交联剂反应的带域,在该第二带域中,将该前处理物和表面交联剂的反应保持在150℃以上且250℃以下的温度,从而得到表面交联的“吸水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选自上述加湿混合工序、前处理工序和表面交联反应工序中的一个以上工序为微减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加湿混合工序、前处理工序和表面交联反应工序为相连的连续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表面交联反应工序通过150~250℃的加热处理来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在上述表面交联反应工序之后包含冷却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减压状态的工序内的相对于大气压的减压度为超过0kPa且在10kPa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吸水性树脂的加压下吸收倍率(AAP)为23.5g/g以上,和/或生理盐水导流性(SFC)为45(×10-7·cm3·s·g-1)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处理方法,其中,上述基础聚合物为通过连续带式聚合或连续捏合机聚合而得到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
13.一种吸水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6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维位置传感器
- 下一篇:用于数字X光影像软拷贝解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