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氧生成装置、加湿器和带有加湿器的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2684.1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史朗;志贺彰;古桥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B9/12 | 分类号: | C25B9/12;A61L9/14;C02F1/46;C25B1/00;C25B1/30;C25B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氧 生成 装置 加湿器 带有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氧生成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实现以高效率、连续地产生活性氧的手段的活性氧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生成用于将水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杂菌杀灭的活性氧的手段,已知使用放电、光催化剂的方法等。但是,前者的放电方式存在着电能多、必须确保对于高电压输入的安全性等问题。此外,后者的光催化剂方式,存在着为了获得效果需要紫外线的光源,装置大型化,对人体照射时有害的问题。此外,也注意到在水中通过使用了电的电解而生成活性氧的手段,但作为副生成物产生氢、氯,存在着可能会爆炸、产生刺激气味等问题。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手段,已知通过在阳极与附载着具有活性氧产生能力的导电性高分子(以下记作导电性高分子)的阴极之间通电而产生活性氧的手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99863号公报(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性优异,从该导电性高分子向水中的溶存氧供给电子,将氧还原而产生活性氧。对具有这样的氧化还原能力的聚苯胺电气上给予还原电位,连续地进行电子供给,则在水中持续生成活性氧。但是,水中的溶存氧量有限,随着溶存氧的消耗,活性氧的生成量也减少。此外,长时间的使用时,由于在导电性高分子表面附着杂质等,因此活性氧的生成量减少。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小型的活性氧生成装置,该小型的活性氧生成装置能够在补给空气中的氧的同时高效率、连续地生成活性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活性氧生成装置,是在阳极和由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基材构成的阴极之间存在水,通过在上述阳极和上述阴极间通电,上述导电性高分子将上述水中溶存的氧还原而生成活性氧的活性氧生成装置,其中上述阴极以一部分表面在水面上突出的状态、能够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地设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活性氧生成装置,通过由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基材构成的阴极旋转,在该阴极的上部形成水膜,因此能够从该水膜与大气的界面获取大气中的氧。因此,在积极地、连续地补给大气中的氧的同时,与由导电性高分子供给的电子反应,能够高效率、连续地生成活性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活性氧生成装置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水中的溶存氧改进设备即转子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活性氧生成装置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活性氧生成装置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附图标记说明
1水槽、2水、3阳极、4阴极、4a导电性基材、4b导电性高分子、5直流电源、6旋转轴、6a支持轴、7突起部、7a棒状突起、7b圆板、7c叶片、8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使用图1进行说明。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活性氧生成装置的侧视图,(b)为其正视图。
该活性氧生成装置具有:水槽1,以一部分或全部浸渍于水槽1的水2中而设置的阳极3,由包含导电性高分子4b的基材4a构成、在与阳极3之间相隔规定的间隔对向配置的阴极4,与阳极3和阴极4连接的电池等直流电源5;通过使阳极3和阴极4间通电,导电性高分子4b将介于两电极间的水2中溶存的氧还原而生成活性氧。即,通过阴极3的表面含有的导电性高分子4b,将电子供给水中溶存的氧,生成超氧化物、羟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氧。
其中,本实施方式1中,阳极3将多个方形状的导电板连接为梳齿状而构成,阴极4通过在圆板状的导电性基材4a的表面将导电性高分子4b涂布、粘合或含浸等而使其附载,在多个圆板状的导电性基材4a的中心插通导电性的旋转轴6而成为了相互结合的构成。此外,各圆板状的阴极4以介于梳齿状的阳极3之间的方式配置,并且阴极4的下部埋没在水面下,上部在水面上突出而配置。
因此,以旋转轴6为中心使阴极4旋转时,在阴极3的表面形成水膜,因此从该水膜与大气的界面连续地获取氧。即,氧向水中的补给成为可能。此时,在从水面突出的阴极4的上部始终形成水膜,因此调整阴极4的旋转速度以使该水膜不干燥。
此外,活性氧的生成量依赖于浸渍在水中的面积,因此浸渍的面积越大越好,希望浸渍了的部分务必成为通过旋转暴露于大气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β-胡萝卜素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信息埋入方法与信息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