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衡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3614.8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R·H·内夫;J·辛蒙兹;E·P·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克阀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4 | 分类号: | F15B13/04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电磁阀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6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141419的优先权;美国专利申请No.12/141419是于2007年4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784,106的部分延续。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隔离和控制增压流体流的螺线管操作阀。
背景技术
该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螺线管操作阀是已知的,提供对用于操作附加设备(如分类器、包装机、食物处理器等)的流体(如增压空气)的控制。为了将螺线管操作阀保持在闭合位置,诸如弹簧的偏压构件是已知的。
例如,在Chorkey的美国专利4,598,736中也已知增压流体的入口压力能够在阀内平衡,以减小螺线管组件使得阀构件在闭合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所需要的力。然而,已知设计具有几个缺陷。阀构件通常从多个部分组装,这增加了阀的成本。已知设计也提供单独的弹性阀元件,所述弹性阀元件能彼此隔开很宽,以提供阀开启和阀闭合密封。阀构件的总位移或行程通常是不可调节的。平衡阀构件以允许阀构件自由滑动运动通常需要多个流动通道,这也增加了阀成本和复杂性。此外,公知的阀设计并不提供安置表面之间的间距的轴向调节,因而在发生弹性密封材料的磨损时不能适合控制安置整体性。公知阀也缺乏防止系统流体与螺线管组件的线圈接触的能力。因而作为流体中的污染物的水分和灰尘能够进入螺线管组件,这可能导致阀卡住、减小的阀功率或延迟的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压力平衡型螺线管操作阀的多个实施例,压力平衡型螺线管操作阀包括螺线管外壳。阀主体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的极靴(pole piece)可操作传递磁通量。同质阀构件/电枢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中,且在存在磁通量时能从阀闭合位置移动到阀开启位置。
根据其它实施例,螺线管操作阀组件包括具有内置线圈的螺线管外壳。阀主体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阀座。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的极靴能传递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可轴向调节保持器螺纹连接到所述阀主体。所述保持器的端部限定第二阀座。所述保持器的轴向移动将所述第二阀座相对于所述第一阀座轴向地定位。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中的同质阀构件/电枢在存在磁通量时能从阀闭合位置移动到阀开启位置,在所述阀闭合位置,弹性阀元件与所述第一阀座接触,在所述阀开启位置,弹性阀元件与所述第二阀座接触。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压力平衡型螺线管操作阀组件包括具有内置线圈的螺线管外壳。阀主体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所述阀主体具有入口端口和第一阀座。可轴向调节保持器螺纹连接到所述阀主体,且具有限定第二阀座的端部。同质阀构件/电枢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中,且在存在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量时能在阀闭合位置和阀开启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构件/电枢的第一表面区域通过所述入口端口与增压流体成流体连通。所述阀构件/电枢的第二表面区域在阀闭合位置时与所述增压流体成流体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区域大致等于所述第二表面区域,其中在阀闭合位置时,增压流体相等地作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区域上,从而限定压力平衡状况。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螺线管操作阀组件包括螺线管外壳。阀主体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连接到所述螺线管的极靴可操作传递磁通量。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中的同质阀构件/电枢借助于所述磁通量的牵拉力能从阀闭合位置移动到阀开启位置,所述磁通量可操作将阀构件/电枢朝所述极靴牵拉。
根据附加实施例,螺线管操作阀组件包括具有内置线圈的螺线管外壳。阀主体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可轴向调节保持器螺纹连接到所述阀主体。极靴连接到所述螺线管外壳,可操作传递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可轴向调节保持器中的同质阀构件/电枢通过由所述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在阀闭合位置和阀开启位置之间朝所述极靴被可操作地牵拉。设置在所述阀构件/电枢和所述可轴向调节保持器之间的密封构件在所述阀构件/电枢和所述可轴向调节保持器之间可操作形成流体密封,以防止所述阀主体内的增压流体在阀开启和闭合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时接触所述线圈。
根据其它实施例,衬套部分能与所述螺线管外壳接合,且具有预定长度,所述预定长度适合在所述阀构件/电枢的激励或去激励位置时在所述极靴和所述阀构件/电枢之间提供非零的间距。
进一步的应用领域从本文提供的描述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克阀门公司,未经马克阀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3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