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前脸结构的空气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4286.3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M·卡罗恩;J·马索利;A·维拉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于静;秘凤华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结构 空气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前脸结构的空气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前脸上设有允许空气流进入以冷却发动机的空气入口。这些空气入口由形成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中的孔口构成。
发动机由在发动机前面的位于前脸上的热交换器(散热器、空气冷却器、冷凝器)来冷却,气流通过该前脸流入。
为了将进入的气流引导向热交换器,车辆通常装配有会聚器,会聚器通常是以将空气从保险杠的空气入口引导到热交换器的方式定位的塑料部件。这些会聚器因而位于保险杠与热交换器之间。会聚器可以分成在车辆纵向方向上近似竖直布置的侧会聚器和沿着热交换器的上边缘近似水平布置的上会聚器。
上会聚器和侧会聚器目前彼此独立地直接固定至热交换器。这种装配方法的问题在于难以密封侧会聚器与上会聚器之间的界面。而且,侧会聚器由于其具有相对柔性而容易被空气流彼此推离,结果产生附加泄漏。
因此,有必要改善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以便改善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由此满足新的污染控制法令,该污染控制法令增加了对某些发动机-例如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柴油发动机-的冷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空气引导装置来消除上述问题,该空气引导装置包括直接并且仅仅固定至侧会聚器的上会聚器。
这种安装的优点在于确保了侧会聚器和上会聚器之间的界面的气密性,并且防止侧会聚器由于空气作用而被推开。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前脸结构的空气引导装置,该前脸结构包括位于发动机前方的热交换器,所述空气引导装置包括设计成定位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两侧上的两个侧会聚器和设计成定位在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部上的上会聚器,以便将经由车辆保险杠的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所述空气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侧会聚器和上会聚器配备有适合于仅将所述上会聚器固定至各侧会聚器的固定装置。
因此,不再需要将上会聚器固定至热交换器。上会聚器仅固定至侧会聚器,因而限制了由于气流引起的侧会聚器的运动。
该固定装置有利地允许上会聚器至侧会聚器的可逆固定,以便允许拆下上会聚器。该固定装置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设计并布置,即,为上会聚器在侧会聚器上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密封上会聚器和侧会聚器之间的连接。有利的是,所述空气引导装置设有用于将所述上会聚器定位在所述侧会聚器上的定位装置。
更具体的说,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位于各侧会聚器上的至少一个母容纳部件以及位于所述上会聚器上的至少两个公部件,各公部件均适合于与所述母部件中的一个接合。
有利的是,所述母容纳部件是形成在各侧会聚器的上边缘中的槽,所述公部件是适合于插入位于所述上会聚器的侧边缘上的所述槽内的舌片(突耳)。
因而可以简单且廉价地制造所述定位装置。
有利的是,所述公部件和母部件以如下方式定位和设计,即,允许所述上会聚器围绕基本水平且横向的轴线相对于所述侧会聚器旋转。
该特征便于在将上会聚器固定在侧会聚器上之前,将该上会聚器定位并安装到侧会聚器。
有利的是,所述公部件和母部件以如下方式设计,即,允许所述上会聚器在基本水平且横向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侧会聚器相对运动。这样形成的间隙简化了上会聚器的安装,而与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侧会聚器的可看到的位置变动无关。
有利的是,所述固定装置位于各侧会聚器的上边缘上并位于上会聚器的侧边缘上。
所述固定装置例如可以是卡合紧固装置。
更具体的说,所述卡合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卡合紧固舌片,该至少一个卡合紧固舌片适合于与至少一个相应的容座接合,所述容座为截头圆锥形,以便于所述卡合紧固舌片的插入。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非限制性的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引导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前脸结构的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一个侧会聚器和上会聚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引导装置的定位装置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定位装置的公部件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3的定位装置的母部件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图1所示的空气引导装置的侧会聚器的顶边缘的立体图;
图7是经过侧会聚器和上会聚器的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方向指的是车辆的前后方向,同样,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表示车辆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4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