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基质细胞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的组合物和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14941.5 申请日: 2009-0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014935A 公开(公告)日: 2011-04-13
发明(设计)人: 迈克尔·乔普 申请(专利权)人: 亨利福特保健系统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5/12 分类号: A61K35/12;A61P25/28;A61K47/26;A61K35/2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王旭
地址: 美国密***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质 细胞 增强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 治疗 组合 方法
【说明书】:

政府利益的声明

发明在由NIH-NINDS授予的基金号NS042345的政府支持下进行。政府享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一般涉及对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施用基质细胞和血脑屏障渗透剂治疗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

相关技术描述

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由中风(stroke)、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低氧-局部缺血(hypoxia-ischemia)、癫痫发作(seizure)、感染和中毒引起,所有这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对CNS的血液供应中断。这些损伤通常导致局部缺血、不可逆的脑和/或脊髓损害、损伤的CNS组织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并且在某些情形中,导致损伤个体的死亡。

中风是发达国家中第三大主要的死亡原因。中风是主要的成年性残疾(adult disability)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大约四千万人。引起中风的脑血管结构改变的性质包括在脑血管中形成的血液凝块(血栓)、动脉粥样斑或其它由另一个位置通向脑的物质的血液凝块或血块(栓子)、和血管出血。因此,中风可以由因为脑血管出血或凝结引起的减少的血流而引起,由此导致不足的血液供应、局部缺血、和/或损伤组织的梗死。

出血性中风,也已知为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引起10%-15%的中风,第三天的死亡率为35%-52%;半数死亡发生在前两天内(Broderick JP,Brott T,Tomsick T,Miller R,Huster G.JNeurosurgery(神经外科杂志).1993;78:188-191;Anderson CS,Chakera TM,Stewart-Wynne EG,Jamrozik KD.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神经学、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杂志).1994;57:936-940;Counsell C,Boonyakarnkul S,Dennis M,Sandercock P,Bamford J,Cerebrovasc Dis.(脑血管疾病)1995;5:26-3.)。在美国2002年中估计的67,000名患有ICH的患者中,预计仅有20%在损伤后6个月能够功能自立(Counsell C,Boonyakarnkul S,Dennis M,Sandercock P,Bamford J,Cerebrovasc Dis.(脑血管疾病)1995;5:26-3.)。

大量急性出血(substantial ongoing bleeding)发生在ICH患者中,特别是在发作后的前3-4小时内,其与这些患者中的神经退化相关。此外,一个研究表明中风患者通常在中风后3-6小时才能恰当地受到医学注意(Evenson等,2001 Neuroepidemiology(神经流行病学),20(2):65-76)。通常,急性中风治疗必须在损伤后的前几个小时内实施才能有效,并且其在损伤的CNS组织中不提供任何神经恢复性作用。因此,如果有效的中风治疗的时间机会(time window)可以延长超过目前可用于急性神经保护性中风治疗的时间机会(即,可能数天或数周,而不是中风后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则可能存在治疗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中风患者的机会。这样的治疗还将在这些患者中增强神经复原和功能性神经恢复。考虑到这些观察,目前对于寻找可以在超过局部缺血的过急性期外有效的新的细胞和药理学治疗途径存在迫切的需要。在设计为增强受损脑的结构和功能组织重构(reorganization)(即,可塑性)的中风后恢复性治疗中,增强脑关于神经塑形和随后的神经恢复的固有特性很重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利福特保健系统公司,未经亨利福特保健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4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