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迹释放及去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5625.X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C·坎宁安;S·W·温策尔;C·德克尔;J·R·塞德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3/60 | 分类号: | C11D3/60;C11D7/42;C11D3/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刘丹妮;郭广迅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迹 释放 去除 体系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多种有机着色剂及污迹的脱色或中和的产品组合或试剂盒及方法。尤其,本发明描述了目标为有机着色剂体系的清洁试剂盒和污迹去除反应机理。本发明也围绕用于污迹释放溶液的改进的制剂,其具有至少一种增稠剂并当施加于被污染的织物基材时,显示出受控的液体流动。
背景
传统地,认为血以及墨水和油脂是最难清洁和去除的污迹种类。去除血迹,例如从服装上,是艰巨及耗时的过程,其中必须给予关注以避免污迹永久地进入织物中。典型的步骤包括将织物用冷盐水淋洗(不用热水,这是由于这能使污迹进入织物中,使得其几乎不可能除去)。随后,将所述织物浸入含有基于酶的去污剂或者嫩肉剂的冷水中约30-60分钟。随后可以进行洗衣预先浸泡,然后使用基于酶的去污剂洗涤。(参考例如FIELD GUIDE TO STAINS,第199-202页,Quirk Publications,Inc.)该处理过程可能确实为耗时的过程并不有助于便携的或家庭外的使用。
最近的污迹去除剂使用氧化方法来去除血迹,例如,将氧化剂施加到沾污的区域。美国专利No.6,730,819要求保护氧化剂的使用,所述氧化剂包括氧化物、过氧化物、臭氧化物和超氧化物。多数这类试剂对人类皮肤是刺激或腐蚀的,因此不适于在多种消费品中的应用,例如妇女卫生垫或其他接触皮肤的应用。在一系列研究中,Consumer Reports,这个领先的美国消费者产品出版物,评估了当前可商购的污点及污迹去除剂,并发现它们既不能有效地对血、墨水或油污点或污迹起效,也不对血、墨水或油污而言推荐。(参见CONSUMER REPORTS,″Seeing Spots?Don′t Rely on Quick Stain Removers,″p.9,August 2006;CONSUMER REPORTS,″Stain Removers:Which are Best,″p.52,March 2000;以及CONSUMER REPORTS″On-the-Spot Cleanup,″p.10,June 1998。)部分商业上的污点及污迹去除剂在其包装上明确地表明“对血、墨水及油无效”。
当前,在没有可得的组合物或商购产品的情况下,存在对于更好的污迹去除剂种类的需要,尤其是对于血、墨水或油以及其他着色剂或污迹效果好的去污剂的需要。多种不同工业中的工人,例如与家用或工业清洁、洗衣店、纺织品、化妆品或健康及卫生相关的工人,会欣赏剧烈但是较不腐蚀的污迹去除制剂,所述制剂能以相对快的速度中和或释放不同种类的着色剂。所述制剂可以被施加于可以接触裸露皮肤的物品或施加于多种不同材料上,及在多种产品中而无有害效果。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积极地除去或释放有机着色剂或污迹的方法和产品体系,所述染色剂或污迹例如血或月经流体。本方法涉及提供织物基材,所述基材在第一面上具有有机着色剂或污迹;将吸收性基材施加于所述织物基材的一侧,或者直接与所述第一面上的污迹接触,或者在所述污迹后或与所述污迹相对的第二面上;使用污迹释放组合物处理所述织物基材与所述吸收性基材相对的一侧,以使得所述污迹释放组合物与污迹通过所述织物基材被驱至所述吸收性基材上。所述污迹释放组合物将污迹材料脱色及溶剂化以使其通过织物纤维中被驱入吸收性基材中。由于污迹释放组合物位于污迹上,所述污染的织物的芯吸作用将溶液水平地驱过织物基材,在织物上产生湿点。与此同时,通过吸收性基材的毛细作用,驱动溶液沿着竖直轴通过织物片材的平面。据信吸收性基材的毛细作用将污迹释放组合物通过被污染的织物纤维以及所述织物片材的平面驱入吸收性基材中。通常,所述污迹在与脱色组合物接触后的约30分钟或更短时间内经历颜色可检测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5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