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协助变换车道的车辆驾驶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6897.1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毛里西奥·沃道;马可·艾默-布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维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B60W5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何冲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协助 变换 车道 车辆 驾驶 辅助 系统 | ||
1.用于车辆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包括:
车道探测模块(LDM),包括能够处理图像、探测道路几何形状以及车辆相对于车道的轨迹的系统;
侧边探测模块(LVD),包括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能够探测邻道上的物体,并测量其位置和速度;
车辆数据模块(SVV),能够探测车辆参数的数据;
接触反应控制模块(HFC),能够接受来自所述车道探测模块(LDM)、所述侧边探测模块(LVD)和所述车辆数据模块(SVV)的信号,并输出将传送至车辆转向系统的抵消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雷达,以获得探测邻道上的车辆的侧向视野;所述侧边探测模块(LVD)包括用于对邻道上的物体进行所述探测的装置,该探测基于对被探测物体的运动,环境中与正进行超车的车辆具有反向的相对运动的因素,的分析,所述分析在与紧邻车道相应的图像的特定部分进行,所述被分析的区域动态适应系统探测到的道路几何形状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雷达位于突出于车辆侧壁的位置,优选地,每侧各一个雷达,以控制左右两边邻道,雷达位于车厢侧部,距离地面适当的高度,优选地在前轮上方或用作登上车辆的侧梯的踏板竖板上,并朝着车辆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雷达包括折叠式支撑件,当车辆的速度小于控制干预阈值,或当车辆静止时,雷达可以手动或自动折叠,优选地,所述雷达位于侧壁上的适当隔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支撑件与车辆后视镜采用的类型相同,且包括打开时的停止位置,优选地为卡合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控制模块(HFC)根据扭矩图,输出将传送至车辆转向系统的所述抵消扭矩,该扭矩图识别三种类型的交通车道区域:
无干预区,其中,抵消扭矩为0直到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车道中间、远离车道边界;
中间区,其中,抵消扭矩为关于抵消扭矩请求最大值和车道宽度的线性函数;
最大干预值区,其中,当车辆行驶在车道的该“侧边”区域,而邻道上存在着危险车辆时,输出的扭矩为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反应控制模块(HFC)系统还适于实现“空置”状态下的功能,在该状态包含的以下情形中,所述车道变换辅助系统的干预作用将被绕过或取消:
驾驶员施加的扭矩超过最大抵消扭矩;
转向角的绝对值超过一定阈值;
车道宽度小于最小值或大于最大值;
车辆超出车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进一步包括:
转向控制模块(SCM),能够将所述抵消扭矩传送至转向轮;
人机界面模块(HMI)。
9.用于车辆的车道变换辅助系统,适于实现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的功能,其中,所述功能的实现基于有限状态模块,该有限状态模块包括:
空闲(IDLE)状态,即初始操作状态,系统默认保持在该状态,当明确激活后系统才离开该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接触反应控制不可用;
正常(NORM)状态,即正常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实现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功能;
空置(OVR)状态,其中,所述系统同样根据来自外部因素的命令,实现所述空置功能;
故障(FAIL)状态,检查故障或缺陷的状态,该状态一直保持到故障终止,之后系统返回至空闲状态,在所述故障状态,所述接触控制不可用。
10.计算机程序,包括:当该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的步骤的程序代码装置。
11.计算机可读装置,包括记录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装置包括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适于实现权利要求9所述步骤的程序代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维柯公司,未经依维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68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