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长因子-模拟肽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6904.8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郑镕池;金荣德;金银美;崔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尔格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1 | 分类号: | C07K14/7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罗菊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因子 模拟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生长因子活性的生长因子-模拟肽,及包含所述模拟肽的皮肤状况改善用或创伤治疗用组合物及皮肤状况改善或创伤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细胞生长及分化直接相关,及由此影响各种细胞反应,例如包括促进软骨或骨骼的生长及发育,复原内部器官,例如肌肉或肝脏,创伤再生,及抗感染免疫应答。而且,已报道生长激素量由于老化而逐渐减少,及60来岁的组的生长激素水平仅为20来岁的组的1/4。因此,已常利用补充不足的生长激素的抗老化激素治疗。
在细胞中生长激素直接结合于生长激素受体,或诱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分泌,导致活化细胞信号分子,例如JAKs(Janus激酶)/STATs(转录信号转导子及活化物),MAPKs(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或PI3K(磷脂酰基-3激酶)。结果,预计生长激素促进毛囊或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及通过调节bcl-2样基因来抑制凋亡。生长因子的这些活性已被诸多研究人员阐明,且各公司基于其有用性已尝试将生长因子商业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被分为2种类型,即酸性FGF(aFGF)及碱性FGF(bFGF),已报道所述两种类型均分离及纯化自哺乳动物脑(Thomas and Gimenez-Gallego,TIBS 11:81-84(1986))。
生长因子中,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由15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其为组织复原及创伤愈合的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分子之一,例如调节动物细胞(尤其是人细胞)生长的活性。酸性成纤维细胞的丝裂原首先被Trowell等人(J.Exp.Biol.16:60-70(1939))及Hoffman(Growth 4:361-376(1940))发现。此外,发现垂体提取物具有促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的能力(Amelin,Proc.Natl.Acad.Sci.USA 70:2702-2706(1973))。
多个细胞应对纯化的aFGF的刺激一齐合成DNA及分裂,其包括:原代成纤维细胞、血管及角膜上皮细胞、软骨细胞、成髓细胞、成肌细胞、平滑肌肉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成神经细胞(Each et al.,Proc.Natl.Acad.Sci.USA 82:6507-6511(1985);Kuo et al.,Fed.Proc.44:695(1985);Gensburger et al.,C.R.Acad.Sc.Paris 303:465-468(1986))。此外,aFGF不仅是血管上皮细胞的强促有丝分裂分子,还诱导血管体内生长(Thomas.et al.,Proc.Natl.Acad.Sci.USA 82:6409-6413(1985))。纯化的aFGF的促有丝分裂活性还可用于促进创伤愈合(Thomas,美国专利No.4,444,760)。
同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是由16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且加速上皮细胞分裂,贡献于几个创伤的快速再生。KGF作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影响各种细胞类型。KGF在治疗几种原因产生的细胞损伤中起关键作用,所述原因包括细胞之间粘连,细胞分裂及老化。此外,KGF在毛发生长早期起重要的细胞之间的桥的作用。除了改善皮肤弹性,促进毛发生长及加速创伤愈合之外,KGF还可用于各种用途。
同样,转化生长因子(TGF)是对于皮肤细胞的生长及分化具有重要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使皮肤的深位点维持非常年轻及健康。例如,通过转化及复原,损伤的老化细胞可被改变为具有更高分裂活性的非常健康的细胞。TGF治疗损伤的细胞,从而可预防组织中瘢痕形成。TGF结合于EGF受体,导致基底膜蛋白的合成增加及刺激上皮细胞生长。TGF除了增强皮肤弹性,促进毛发生长,加速创伤愈合及诱导抗老化环境之外,还可发挥多种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尔格恩有限公司,未经凯尔格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6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