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特殊再现的再现装置、集成电路、再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7335.9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雅文;杰尔马诺·莱希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H04N5/85;H04N5/9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特殊 再现 装置 集成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视视频与字幕和图形的叠加技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述叠加技术是指使再现装置为视频流、字幕、图形而分别具有不同的显示平面,在高像质的视频流的各个视频帧上叠加字幕和图形,并输出到相连接的显示装置等设备的技术,作为实现高临场感的技术正广泛普及。
在作为连接对象的显示设备中,不仅能欣赏平面影像而且能欣赏凸出似的影像的立体视显示装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普及。在立体视显示装置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基本原理是通过导入使左眼和右眼观看不同的图画的机制,利用该两眼间的视差,来模拟地形成立体影像。
例如,常用方式之一是利用快门眼镜的方式。在该方式中,通过用眼镜来交替地高速遮蔽观众的左眼和右眼的视野,与该眼镜的工作同步,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也按左眼用/右眼用来高速更新,结果是能够实现下述机制:快门眼镜使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左眼用的图像只能由左眼看见,而右眼用的图像只能由右眼看见。
如果想使观众观看以与普通平面影像同等的帧率而被立体化的影像,则显示装置端需要2倍于普通的响应性能,例如为了显示一秒60帧的视频,最低必须进行1秒120帧的切换。因此,显示的视频流必须以1秒120帧的状态被编码,为了用提高帧率以外的方法来得到立体效果,也有像非专利文献1那样用并列(side-by-side)方式进行编码的方法。
此外,也有像专利文献2那样使用棋盘图案(checkered pattern)的方式。
再者,在对被立体化的影像进行特殊再现的情况下的显示技术中,有像专利文献3那样在再现被立体化的影像时暂停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欣赏立体影像的技术。
在重叠多个层来显示的技术中,有像专利文献4那样在多画面显示超过了规定的画面数的状态下进行GFX绘制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在GFX绘制期间对判断为优先级低的输入影像的至少1个以上的输入影像进行跳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11967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003685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95017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98938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FOUNDATIONS OF THE STEREOSCOPIC CINEMA A STUDY INDEPTH(by LENNY LIPTON)
然而,目前立体欣赏数字流的方式主要应用在剧场等中,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述,通过家庭设置用的再现装置再现立体视数字流来欣赏的使用形式预计今后也会普及。
而为了形成3D的立体影像,当然需要使数字流支持3D。
然而,即便数字流支持3D,在再现装置中数字流不支持3D的情况下,也不能形成3D的立体影像。此外,即使数字流支持3D,用户也有时想以2D来再现数字流。
即,如果仅凭数字流支持2D还是支持3D,来决定再现装置以3D再现还是以2D再现数字流,则有时会不妥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现装置,在是否支持3D这一点上数字流和再现装置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适当的流再现。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再现装置能够将显示模式切换到使用户立体观看视频帧的3D模式、及使用户平面观看视频帧的2D模式中的任一个,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出部件,从记录媒体上读出包含左眼用视频流及右眼用视频流的数字流;
模式存储部,存储着当前显示模式;
维数判断部,判断从记录媒体上读出的数字流是否支持3D模式;
分离器,在上述数字流支持3D模式、而且当前显示模式是3D模式这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上述数字流分离出右眼用视频流及左眼用视频流,而在上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从上述数字流分离出右眼用视频流及左眼用视频流中的某一方;及
视频解码器,通过对上述分离出的视频流进行解码,来得到用于立体观看或平面观看的视频帧。
发明效果如下:
如上构成的再现装置进行两个判断:判断数字流支持2D还是支持3D,判断再现装置被设置为以2D来再现还是被设置为以3D来再现,最终通过决定以2D来再现数字流还是以3D来再现数字流,能够适当地形成立体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7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