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脑膜炎的防卫素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7980.0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6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亨里克·K·霍根豪格;多思·桑德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维信阿德宁生物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8/04;C07K14/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悦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脑膜炎 防卫 用途 | ||
对序列表的引用
本申请包含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序列表。该计算机可读形式通过提述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防卫素多肽治疗脑膜炎。
背景
脑膜炎是覆盖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性膜(合称脑膜)的炎症。脑膜炎可对一些原因(最重要的是细菌和病毒)反应而发生。由于发炎邻近脑和脊髓,脑膜炎为一种潜在严重的病症。严重神经损害或甚至死亡的可能性使得迅速医疗关注和评价成为必需。细菌性脑膜炎通常以抗生素治疗且需要密切观察。多种微生物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球菌(pneumococcus)”)和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在无免疫缺陷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细菌性脑膜炎对全球健康而言是严重的威胁,其是每年全世界估计171000例死亡的原因。
肺炎链球菌在幼儿中造成侵入性细菌性感染的原因的流行生物。在患有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儿童中死亡率为患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中的至少两倍高且幸存者后遗症的发生率最高。最近的研究报导了来自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中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发生率的数据。整体而言,最低发生率被报导在芬兰(0.3/100000)而最高发生率被报导在法国(12.0/100000)。青霉素抗性肺炎球菌常常为多重抗性,因此对治疗造成严重的问题。对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的抗性也为普遍的,且在地中海地区特别高。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多肽,以及使用这些多肽治疗脑膜炎的方法。
发明内容
我们现已发现合成的防卫素显示针对肺炎球菌脑膜炎的优异的活性,且可用于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在制备用于治疗(therapeutic treatment)脑膜炎的药物的用途,所述多肽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其用于治疗脑膜炎,所述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治疗脑膜炎的方法,其包括将有效量的(例如抗脑膜炎有效量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施用于需要所述治疗的受试者,所述多肽包含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多肽为防卫素多肽,优选β-防卫素多肽。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多肽能够穿过血脑屏障。
根据本发明的脑膜炎可为细菌性脑膜炎,优选肺炎球菌脑膜炎,例如由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优选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脑膜炎由青霉素抗性肺炎链球菌引起。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多肽或根据本发明用于治疗脑膜炎的多肽以下称为“(根据)本发明的多肽”。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定义
抗微生物活性:术语“抗微生物活性”于本文定义为一种能够杀死微生物细胞或抑制微生物细胞生长的活性。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抗微生物的”系意欲意指有杀细菌的和/或抑制细菌的和/或杀真菌的和/或抑制真菌的效果和/或杀病毒的效果,其中术语“杀细菌的”应被理解为能够杀死细菌细胞。术语“抑制细菌的”应被理解为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即抑制生长的细菌细胞。术语“杀真菌的”应被理解为能够杀死真菌细胞。术语“抑制真菌的”应被理解为能够抑制真菌生长,即抑制生长的真菌细胞。术语“杀病毒的”应被理解为能够使病毒失活。术语“微生物细胞”代表细菌或真菌细胞(包括酵母)。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抑制微生物细胞的生长”意欲指细胞处于非生长状态,即它们不能繁殖。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术语“抗微生物活性”系定义为杀细菌的和/或抑制细菌的活性。更优选地,“抗微生物活性”定义为针对链球菌属(优选肺炎链球菌)的杀细菌的和/或抑制细菌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维信阿德宁生物技术公司,未经诺维信阿德宁生物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7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