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机械及制冷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7999.5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贤宣;长谷川宽;松井大;田口英俊;咲间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C20/10 | 分类号: | F01C20/10;F01C1/356;F01C13/04;F25B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机械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机械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具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阀及蒸发器依次连接的结构。制冷剂在膨胀阀中在伴随从高压向低压膨胀的同时变化,在此时放出内部能量。制冷剂回路的低压侧(蒸发器侧)与高压侧(散热器侧)之间的压力差越大,放出的内部能量越大,因此制冷循环的能量效率下降。鉴于这样的问题,提出各种回收制冷剂的内部能量的技术。
图8是在日本特开2004-324595号公报及国际公开2008/050654号公报中公开的、现有的制冷循环装置501的结构图。制冷循环装置501具有由散热器502、动力回收机构503(膨胀机)、蒸发器504、容积型鼓风机505(副压缩机)及主压缩机506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流体机械507具有动力回收机构503、容积型鼓风机505、轴508及收容它们的密闭容器509。动力回收机构503及容积型鼓风机505通过轴508彼此连结,以使由动力回收机构503回收的动力向容积型鼓风机505传递。在动力回收机构503中从制冷剂放出的内部能量的一部分,转换成轴508的转矩而向容积型鼓风机505传递,并利用作为用于驱动容积型鼓风机505的动力。容积型鼓风机505将吸入到主压缩机506前的制冷剂预备升压。
在日本特开2004-324595号公报中对流体机械507的起动(独立起动)如以下所述。在起动主压缩机506时,最初在容积型鼓风机505的喷出管内产生负压。于是,产生使轴508旋转的转矩。接下来,在动力回收机构503的吸入管内产生正力,由此,动力回收机构503旋转。
然而,与通过电动机而受到起动力的主压缩机506不同,流体机械507仅从容积型鼓风机505的喷出管内的负压或动力回收机构503的吸入管内的正压接受起动力。因此,可能无法确保充足的起动力。
流体机械507的具体例在国际公开2008/050654号公报中公开。图9是在国际公开2008/050654号公报中公开的流体机械中的动力回收机构的截面图。动力回收机构503具有工作缸510、活塞513及叶片511。制冷剂通过吸入管514流入工作室515,伴随轴508的旋转而通过喷出管516向动力回收机构503的外部流出。根据该动力回收机构503,在活塞513与吸入口517重叠而停止的情况下,在下一次起动时,在吸入管514内产生的正压使活塞513朝向端板(闭塞工作缸510的构件)被按压。即,在起动时的活塞513与端板之间的摩擦比较大。因此,为了使活塞513旋转而需要更多的转矩。这对于流体机械507的顺利起动是不优选的。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24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8/050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进行顺利起动的流体机械。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流体机械的制冷循环装置。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机械,其中,具有:
动力回收机构,其从工作流体回收动力;
副压缩机,其由所述回收的动力驱动;
轴,其连结所述动力回收机构与所述副压缩机,以使所述回收的动力从所述动力回收机构传递到所述副压缩机,
所述动力回收机构包括:
(a1)第一闭塞构件;
(b1)第二闭塞构件,其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对置;
(c1)工作缸,其沿周向围绕所述轴的一部分,且两端由所述第一闭塞构件和所述第二闭塞构件闭塞;
(d1)活塞,其在所述工作缸内安装于所述轴,且在自身的外周面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工作室;
(e1)分隔构件,其将所述工作室分隔成高压侧的工作室和低压侧的工作室;
(f1)第一吸入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闭塞构件,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作流体流入所述高压侧的工作室;
(g1)第二吸入口,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闭塞构件的、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吸入口相对的位置,且伴随所述活塞的旋转而开闭,以使工作流体流入所述高压侧的工作室。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动力回收机构具有第一吸入口和设置于与第一吸入口相对的位置的第二吸入口。因此,在吸入管内产生的正压通过第一及第二吸入口作用于活塞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这两方。即,对活塞朝向闭塞构件按压的力相抵。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于进行顺利起动的流体机械。根据情况,也不需要电动机等的辅助驱动装置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7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微孔曝气器
- 下一篇:固体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