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双扬声器元件的耳内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8400.X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M·J·派兰德;R·J·圣地亚哥;J·J·波特;M·约翰逊;A·姆洛齐科夫斯基;M·J·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高思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爱华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扬声器 元件 耳机 | ||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题为“ADJUSTABLE,DUAL SPEAKER ELEMENT IN-EAR PHONE”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054238号,和2009年4月6日提交的题为“EARPHONE”的美国申请第29/334942号的优先权,它们通过参考整个地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高保真的放声的耳机,更具体地,涉及可调节的双元件耳内耳机,其对于每个耳朵具有一个旨在放声高频的换能器和对于每个耳朵具有一个旨在放声低频的换能器。
题为“DUAL ELEMENT HEADPHONE”的美国专利第5333206号公开了双元件耳机,其包括(a)一个换能器,该换能器基本上大于典型的人体耳朵的耳腔外耳,和(b)安装到耳腔外耳内的一个较小的换能器。然而除了头带的曲率,在该专利中公开的耳机不可调节。
题为“IN-EAR TYPE EARPHONE HAVING AN EAR HANGER”的美国专利第5729615号公开了具有一个连接到轴上的耳内扬声器元件的耳机。该扬声器元件可枢转地相对于该轴旋转。而且,该轴沿着其轴线可滑动地运动。这样,耳机的位置可以通过滑动该轴而竖直地上升或下降。而且,该耳机可以在滚动方向上旋转,但是只能够在滚动方向上。因此,尽管在该专利中公开的耳机公开了一些用于调节耳机的位置和方位的机构,所允许的调节是有限的。此外,该专利的耳机只具有一个扬声器元件。
上述讨论只旨在示出当时本发明的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缺点,而不应当作为权利要求范围的否定。
发明内容
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提供耳机。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耳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桥,其中所述扬声器元件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桥的第一端,和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悬挂杆,其中所述第一部螺纹地连接到该桥的第二端。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悬挂杆的第二部构建成(当该耳机由听者佩戴时)搁置在听者的耳朵的一部分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耳机,其可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桥,其中该扬声器元件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桥的第一端;和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悬挂杆。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桥的第二端包括可旋转的旋钮,其中当该耳机由听者佩戴时,该可旋转的旋钮对于听者易接近。而且,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悬挂杆的第一部可操作地接合到该可旋转的旋钮上,从而使得该旋钮的旋转引起该第二部至少相对于该桥平移。此外,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悬挂杆的第二部构建成(当该耳机由听者佩戴时)搁置在听者的耳朵的一部分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佩戴耳机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耳机,该耳机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元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桥,其中所述扬声器元件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桥的第一端,且其中该第二端包括可旋转的旋钮,和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悬挂杆,其中所述第一部可操作地接合到该可旋转的旋钮上,从而使得该旋钮的旋转引起该悬挂杆的第二部至少相对于该桥平移。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旋转该旋钮以调节在所述悬挂杆的第二部和所述桥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桥旋转所述扬声器元件,和将所述悬挂杆搁置在听者的耳朵的一部分上,从而使得该扬声器元件对准听者耳朵的耳腔外耳。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耳机,其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元件和从第一扬声器元件延伸的第二扬声器元件。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扬声器元件可以包括具有壁的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第一换能器,所述第一换能器构建成产生第一声音,和限定在该外壳的壁和第一换能器之间的第一腔。而且,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扬声器元件可以包括定尺寸和构建成至少部分地安装到听者的耳朵的耳腔外耳内的壳体,该壳体具有背部和发声面,其中该发声面包括限定在其中的第一声音开口和第二声音开口,设置在该外壳内的第二换能器,该第二换能器构建成产生第二声音,该第二声音发出通过第二声音开口但是不通过第一声音开口,和限定在该壳体的背部和第二换能器之间的第二腔。此外,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一声音开口为由第一换能器产生的第一声音限定出声音路径,从而使得该第一声音行进通过该声音路径并发出通过该第一声音开口而不通过该第二声音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高思公司,未经美国高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8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