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压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8417.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林达也;南云孝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9/2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压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操作推压型杠杆来电连接电缆导体或附接到电缆末端的引线与基板的推压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推压型连接器具有推压型杠杆、插孔以及其中的连接端子。可将电缆导体或附接到电缆末端的引线端子插入到插孔中并且连接到连接端子上。这种推压型连接器可用于(例如)音频设备的背侧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排列有多个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Kokai)号7-183059)描述了“当将引线“A”连接到第一夹具部分20时,如图3(b)所示,在底座构件2上围绕压力接触部分15的后边缘15a来倾斜杠杆3以便抬高滑动轴4。这样,第一孔5和第二孔13对齐并且可将引线“A”插入到孔5和13中”。
发明概述
近年来,需要推压型连接器变得更加紧凑,因为包括连接器的设备变得小型化并且复杂化。为了在维持端子数量的同时缩小连接器,用于打开每个端子的插入孔的推压杠杆则不可避免地变得紧凑而且两相邻杠杆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即使操作员希望只操作特定杠杆,其手指也可能会接触相邻杠杆。结果,可打开无需打开的插孔并且此孔中的电缆导体或引线端子可与此孔分离。因此,希望提供其中几乎不会使操作员出现操作误差的紧凑连接器。
本发明因而提供了具有避免使操作员出现杠杆操作误差的结构的推压型连接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推压型连接器,其包括:用于电连接第一引线的第一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杠杆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杠杆构件和第一连接端子协同保持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位置第一引线被释放,其中所述第一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一操作表面;用于使第一杠杆构件朝第一位置偏移的第一偏移构件;用于电连接第二引线的第二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杠杆构件,在所述第三位置第二杠杆构件和第二连接端子协同保持第二引线,在所述第四位置第二引线被释放,其中所述第二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二操作表面;用于使第二杠杆构件朝第三位置偏移的第二偏移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移动方向而言,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位于处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的前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操作员操作第一杠杆构件或第二杠杆构件时,另一个杠杆构件不会妨碍被操作的杠杆,从而可避免操作员出现操作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压型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了图1中的连接器通过移除此连接器的一部分后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3为图2中的连接器的顶视图。
图4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一杠杆构件被压下并且定位在第二位置。
图5为示出了第二杠杆构件的视图。
图6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一杠杆构件返回第一位置。
图7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二杠杆构件被压下并且定位在第四位置。
图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修改件的视图。
图9为示出了其中排列有多个图1中的连接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了图9中的结构的修改件的透视图。
参考标号的说明
1 连接器
2 壳体
3a 第一杠杆构件
3b 第二杠杆构件
35a 第一操作部分
35b 第二操作部分
351a 第一操作表面
351b 第二操作表面
4a 第一连接端子
4b 第二连接端子
5a 第一偏移构件
5b 第二偏移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8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CM程序升级方法和车载电控系统升级方法
- 下一篇:气雾压浴用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