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丝聚酯双组分纱线的多端头卷装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8453.1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K·L·李;Y·D·阮;R·S·P·梁;P·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00;D02H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晶;李连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组分 纱线 多端 头卷装 | ||
1.一种生产多端头卷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由单个前聚结或后聚结喷丝板将两种或更多种组成不同的聚酯熔融纺丝以形成多根并列型或偏心皮芯型聚酯双组分长丝;
B)将所述长丝分组成至少两个丝条,每个丝条包括多于一根长丝;
C)以大于约300m/min的速度卷绕所述丝条;
D)使各丝条交络;
E)将所述丝条组合成丝条束;和
F)以大于约300m/min的速度将所述丝条束缠绕到管芯上;
其中所述丝条束可分离成至少两个单独丝条且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这些成员的组合的聚合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还包括以大于约1.2的拉伸比拉伸所述丝条并以大于约420m/min的速度缠绕所述丝条束。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还包括在约100℃-约200℃的温度下热处理所述丝条。
4.一种生产多端头卷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单个纺丝位置由多个前聚结或后聚结喷丝板将两种或更多种组成不同的聚酯熔融纺丝以形成多根并列型或偏心皮芯型聚酯双组分长丝;
B)将所述长丝分组成至少两个丝条,每个丝条由多根长丝组成;
C)以大于约300m/min的速度卷绕所述丝条;
D)将各丝条交络;
E)将至少两个丝条的多个组组合成多个丝条束;和
F)使用常规多卷装卷绕机将各丝条束缠绕到管芯上;
其中各丝条束可分离成至少两个丝条且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这些成员的组合的聚合物。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还包括以大于约1.2的拉伸比拉伸所述丝条并以大于约420m/min的速度缠绕所述丝条束。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还包括在约100℃-约200℃的温度下热处理所述丝条。
7.一种生产多端头卷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由两根或更多根并列型或偏心皮芯型聚酯双组分长丝形成至少两个丝条;
B)将所述丝条组合成丝条束;和
C)将所述丝条束缠绕到管芯上;
其中所述丝条束可分离成至少两个丝条且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这些成员的组合的聚合物。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卷装具有适合在制造包芯纱中直接使用的尺寸。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卷装具有符合用于包芯纺丝斯潘德克斯纤维纱线的装置的尺寸。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11.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12.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13.一种丝条束,其包括至少两个丝条,各丝条包括多根并列型或偏心皮芯型聚酯双组分长丝,其中所述丝条束可分离成至少两个丝条,且所述双组分长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这些成员的组合的聚合物。
14.权利要求13的丝条束,其中所述长丝具有选自圆形、椭圆形或雪人或这类成员的组合的横截面形状。
15.权利要求13的丝条束,其中所述长丝具有非圆形横截面形状。
16.权利要求13的丝条束,其中各丝条的旦尼尔数为约10-约300。
17.权利要求13的丝条束,其中单丝旦数为约0.50-约20。
18.权利要求13的丝条束,其中所述丝条具有至少30%的卷曲势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84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