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分析仪,基于样本的分析方法,操作样本池的装置和装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9217.1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V.诺蒂奥;V.萨赖南;J.萨逢萨尔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莫费希尔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谭祐祥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分析 基于 样本 分析 方法 操作 装置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装置和用于化学分析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样本和试剂物质形成的溶液的自动分析仪中的分析。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10,13,和20前序部分的分析仪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地使用分析仪检查样本,该分析仪从手动操作的试验装置变为自动多功能装置。当前分析仪能够进行若干不同试验并且能够用于实现比较短的吞吐时间,以及利用低人工成本获得良好生产率。在常规自动分析仪中,圆形可旋转保温器传统地在外圆周上使用,外圆周的开口被制造用于接收样本池。置于保温器中的样本池通常是反应容器,分析仪将待分析物质和引起反应的试剂物质定量配给到其中。
发生从传统保温器的单个反应容器到样本池的运动,该样本池包括若干反应容器,这增加了分析仪的效率。
所述此类装置的问题降低了分析仪和其使用的样本池的模块化程度。在为大量分析设计的本系统中设计的分析仪中,具有大型保温器,大量样本池装载到其中。然而,这些样本池不能在用于少量样本的分析仪中使用,使得每种尺寸的装置需要特殊类型的样本池,这导致了额外的购买和存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些缺陷并为了此目的创造了化学分析仪和分析方法,结合化学分析仪和分析方法能够使用标准化的可弯曲样本池,其能够接收若干样本。
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分析仪包括可旋转保温器,其中具有用于接收装载到其中的样本池的开口。在分析仪中,另外具有分析装置,其布置在所述保温器周围;以及装载装置,其用于将样本池装载到弯曲开口中。为此,分析仪装载装置包括进料斗,通过进料斗使直的样本池弯曲以适应保温器的弯曲开口;以及撞锤,利用撞锤通过所述进料斗将样本池装载到所述保温器的开口中。
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分析仪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陈述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分析样本的方法中,分析序列是为样本特定而确定的,在分析序列之后,包括至少两个反应容器的样本池被装载到保温器的开口中,试剂和样本被定量配送到所述反应容器中。在样本的分析中,至少一个样本在样本池中分析,样本在反应容器中。
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0的特征部分所陈述的。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样本池的装置包括可旋转保温器和装载装置。在保温器中,具有用于接收和运送样本池的至少一个弯曲开口。装载装置包括装载轨道,所述装载轨道用于存储未装载到直样本池并将它们运送到所述保温器;以及撞锤,其布置成在装载轨道的保温器端部将样本池压入所述保温器的开口。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布置成通过撞锤的推动而接收直的样本池并且使直的样本池弯曲以允许其被推入所述保温器的弯曲开口中。
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样本池的装置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3的特征部分所陈述的。
在将样本池装载到保温器的开口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装载方法中,所述样本池被运送到所述保温器的开口的位置并通过运动撞锤而被装载到所述保温器的开口中。在装载期间,通过使用所述撞锤将所述样本池通过弯曲进料斗装载,而使所述样本池定形成适应所述保温器的开口。
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装载方法特征在于权利要求20的特征部分所陈述的。
借助本发明获得了相当大的优点。由于分析仪的进料斗,不同尺寸的分析仪能够使用相同尺寸的标准样本池,其包含若干样本容器。接收很多样本的适用于标准化样本池的分析仪允许当购买样本池时的容积益处。样本池的存储也是廉价的,因为只需要一类样本池,使得不需要额外的源来维持物品。另外,因为样本池是直的,其比例如弯曲样本池更容易存储。
附图说明
在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析仪的顶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分析仪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和2的进料斗。
图4示出了基于样本的和基于试验批次的分析之间的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莫费希尔科学公司,未经特莫费希尔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9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