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感兴趣的基因-报道物融合蛋白和光学成像的治疗送递和监测在审
申请号: | 200980119396.9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N·迪米特罗瓦;C·米塔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07K14/71;C07K14/435;C12Q1/68;G01N3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波;刘鹏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感兴趣 基因 报道 融合 蛋白 光学 成像 治疗 监测 | ||
1.非介入性监测细胞中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核酸分子导入所述细胞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a)启动子序列;
bb)与其操作性连接的编码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多肽的序列;
cc)与其操作性融合的编码荧光报道多肽的序列;
b)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c)使所述细胞与影响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化合物接触;
d)在步骤c)后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e)比较在步骤b)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与在步骤d)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
f)基于步骤e)中的比较,给所述化合物诱导的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改变赋值。
2.在体内非介入性监测细胞中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核酸分子导入所述细胞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甲基化的启动子序列;
b.与其操作性连接的编码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多肽的序列;
c.与其操作性融合的编码荧光报道多肽的序列;
b)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c)使所述细胞与脱甲基药物接触;
d)在步骤c)后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e)比较在步骤b)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与在步骤d)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
f)基于步骤e)中的比较,给脱甲基药物诱导的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增加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核酸分子导入人或动物体外的细胞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a)甲基化的启动子序列;
bb)与其操作性连接的编码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多肽的序列;
cc)与其操作性融合的编码荧光报道多肽的序列;
b)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c)使所述细胞与脱甲基药物接触;
d)在步骤c)后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e)比较在步骤b)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与在步骤d)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
f)基于步骤e)中的比较,给脱甲基药物诱导的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增加赋值。
4.在体内非介入性监测细胞中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核酸分子导入所述细胞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a)启动子序列;
bb)与其操作性连接的编码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非功能性多肽的序列;
cc)与其操作性融合的编码荧光报道多肽的序列;
b)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c)使所述细胞与针对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定制的RNAi接触;
d)在步骤c)后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e)比较在步骤b)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与在步骤d)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
f)基于步骤e)中的比较,给RNAi诱导的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减少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核酸分子导入人或动物体外的细胞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启动子序列;
b.与其操作性连接的编码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多肽的序列;
c.与其操作性融合的编码荧光报道多肽的序列;
b)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c)使所述细胞与针对所述感兴趣的基因定制的RNAi接触;
d)在步骤c)后通过非介入性光学成像方法检测所述细胞中的荧光报道多肽;
e)比较在步骤b)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与在步骤d)中检测到的荧光报道多肽水平;
f)基于步骤e)中的比较,给RNAi诱导的所述感兴趣的基因的表达的减少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声致穿孔、局部注射或脂质体袋,或其混合辅助的转染将所述核酸分子和/或所述RNAi导入所述细胞,所述脂质体袋携带用于正确靶向、鉴定和定位的抗宿主细胞抗原的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93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 下一篇:一种废气捕滴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