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0000.2 | 申请日: | 200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龙原洁;杉山友章;田中敦;濑户口稔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樊卫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材料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纳米碳材料制造部,使用将担载有活性成分的载体造粒而得到的造粒催化剂,制造纳米碳材料;
酸处理部,将带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供给到酸溶液中,将催化剂用酸溶液溶解分离;和
防凝聚处理部,设置在所述酸处理部的前段侧或后段侧中的任一侧或两侧,进行利用加成在纳米碳材料上的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排斥作用来防止纳米碳之间的凝聚的防凝聚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凝聚处理部是设置在将酸处理后的纳米碳材料水洗的水洗部的后段侧、将水洗后的水溶液的pH调节到弱碱侧的pH调节部,
在碱侧解离的含氧官能团之间静电排斥,由此增大纳米碳的距离,防止凝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凝聚处理部是设置在所述酸处理部的前段侧、在由纳米碳制造装置得到的带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上加成含氧官能团的含氧官能团加成处理部,
利用加成的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排斥,增大纳米碳的距离,防止凝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凝聚处理部是设置在酸处理部的后段侧、在除去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上加成含氧官能团的含氧官能团加成处理部,
利用加成的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排斥,增大纳米碳的距离,防止凝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凝聚处理部由二种处理部构成,
第1防凝聚处理部是设置在所述酸处理部的前段侧、在由纳米碳制造装置得到的带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上加成含氧官能团的含氧官能团加成处理部,
利用加成的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排斥,增大纳米碳的距离,防止凝聚,
并且第2防凝聚处理部是设置在将酸处理后的纳米碳材料水洗的水洗部的后段、将水洗后的水溶液的pH调节到弱碱侧的pH调节部,
在碱侧解离的含氧官能团之间静电排斥,由此进一步增大纳米碳的距离,防止凝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所述水洗部的下游侧、与快干性溶剂置换的快干性溶剂置换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所述水洗部的下游侧、与快干性溶剂置换的快干性溶剂置换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所述水洗部的下游侧、与快干性溶剂置换的快干性溶剂置换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酸处理部供给分散支持纳米碳材料的水溶性分散支持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制造所述带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的制造装置是流化床反应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向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供给流化催化剂的流化催化剂供给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催化剂的粒径为200μm~5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担载有所述活性成分的载体造粒而得到的造粒催化剂,由催化剂造粒部和造粒催化剂表面处理部得到,其中,
所述催化剂造粒部,将担载有活性成分的载体造粒,得到造粒催化剂,
所述造粒催化剂表面处理部,处理造粒催化剂的表面,使存在于造粒催化剂的至少最外层的表面的活性成分的比例降低或使其为零。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碳材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碱调节药剂为氨或胺类中的任一种。
15.一种纳米碳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将担载有活性成分的载体造粒而得到的造粒催化剂,制造纳米碳材料,
在将带催化剂的纳米碳材料分散到酸溶液中进行酸处理的前段侧或后段侧中的任一侧或两侧,进行利用加成在纳米碳材料上的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排斥作用来防止纳米碳之间的凝聚的防凝聚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00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