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1624.6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艾伦·迪特里希;雷克·霍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4 | 分类号: | F16H37/04;F16H61/7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多挡组 变速器 | ||
1.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具有:前置挡组(2);驱动侧的变速器输入轴(7),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能通过起动元件(16)与驱动发动机(5)相连接;主挡组(3);从动侧的变速器主轴(30);以及负载换挡机构(40),通过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为在换挡时切换中间挡位,能够将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与用于切换所述前置挡组(2)的挡位常量(ik1、ik2)的换挡装置(39)构造为整合式结构单元(1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换挡装置(39)构造为同步离合器。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构造为摩擦式离合器。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连接的输入部件(41)作为用于切换所述挡位常量(ik1、ik2)的换挡装置(39)起作用,所述输入部件(41)在发动机侧承载着用于建立在靠近发动机的第一挡位常量(ik1)的空套轮(11)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之间的抗旋转的连接的第一换挡元件(43),并且所述输入部件(41)在变速器侧承载着用于建立在远离发动机的第二挡位常量(ik2)的空套轮(14)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之间的抗旋转的连接的第二换挡元件(44),并且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连接的输出部件(42)连同与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连接的所述输入部件(41)作为用于切换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的直接连接作为中间挡位的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起作用。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三个自动的变速器挡组(2、3、4),其中,沿着动力流依次布置有:具有靠近发动机的挡位常量(ik1)以及远离发动机的挡位常量(ik2)的、变速器输入侧的所述前置挡组(2);具有至少三个挡位级(i1、i2、i3)的中间的所述主挡组(3);以及具有两个挡位范围的变速器输出侧的后置挡组(4),其中,所述前置挡组(2)和所述主挡组(3)构造为呈中间传动结构形式的具有至少一个共同的中间轴(8、9)的齿轮变速器,并且所述后置挡组(4)构造为行星变速器。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挡组(4)具有用于无牵引力中断地改换挡位范围的负载换挡机构。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主轴(30)通过所述后置挡组(4)与变速器从动轴(36)有效连接。
8.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挡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主轴(30)被引导穿过所述后置挡组(4),并且直接与所述变速器从动轴(36)连接。
9.用于使汽车的多挡组变速器运行的方法,所述多挡组变速器具有:前置挡组(2);驱动侧的变速器输入轴(7),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能通过起动元件(16)与驱动发动机(5)相连接;主挡组(3);从动侧的变速器主轴(30);以及负载换挡机构(40),其中,为在换挡时进行牵引力支持,借助于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进行中间挡位换挡,其中,所述变速器输入轴(7)与所述变速器主轴(30)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动元件(16)至少部分闭合时,构造为摩擦式离合器的并且与用于切换所述前置挡组(2)的挡位常量(ik1、ik2)的换挡装置(39)共同形成整合式结构单元(17)的所述负载换挡机构(40)在中间挡位换挡时在滑转状态中支持在所述变速器主轴(30)上所述驱动发动机(5)的发动机扭矩,而所述驱动发动机(5)的转速与目标挡位的同步转速相匹配,在空载时,摘出原有挡位,在达到同步转速时,挂入目标挡位,并且随后再打开中间挡位。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中间挡位换挡的挡位切换期间,完全闭合所述起动元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16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