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1970.4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幸伯;汤泽大树;古和将;井原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9/09 | 分类号: | B23K9/09;B23K9/073;B23K9/1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脉冲 电弧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作为焊接对象物的母材输送作为消耗电极的焊丝、并在焊丝与母材之间提供电流,交替反复焊丝为正极性的逆极性期间和焊丝为负极性的正极性期间,从而进行焊接的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中,以设定的焊丝输送速度向母材恒速供给焊丝,在焊丝与母材之间交替供给正极性电流和逆极性脉冲电流,以此来进行焊接。在此,流过正极性电流,是为了在焊丝为负极性的正极性期间使焊丝熔化在焊丝前端形成熔滴。此外,流过逆极性脉冲电流,是为了在焊丝为正极性的逆极性期间提供脉冲电流使焊丝前端的熔滴移动至母材。作为这种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周知例如如下的技术:为了使电弧稳定,根据焊丝以及保护气体等条件设定逆极性期间的峰值电流通电期间和峰值电流值。此外,周知根据焊丝输送速度一元地设定交流频率和正极性电流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交流脉冲电话焊接方法中,根据焊丝输送速度一元地设定正极性电流值和正极性期间。因此,无法任意改变逆极性期间与正极性期间的通电比例,无法充分发挥能控制熔深的消耗电极式交流脉冲焊接的特点。
此外,为了应对这种课题,还提出了如下的焊接装置,能单独设定极性比例、逆极性期间的电流等各参数、正极性期间的电流等各参数。但是,在这种焊接装置中,改变极性比例时,如果不另行单独调整极性比例以外的各参数则无法进行合适的焊接,因而出现了需要大量时间找出合适的焊接条件这种新的课题。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186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提出的,实现了一脉冲一熔滴的正确规则的熔滴转移,进行抑制了溅射发生的焊接,并且能任意改变极性比例即正极性期间相对于逆极性期间与正极性期间的合计期间的比例。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对母材的热输入来调整熔深、容易设定焊接条件的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
本发明的交流脉冲电弧焊接方法中,交替反复接通由峰值电流和基础电流组成的逆极性电流的逆极性期间、和接通正极性电流的正极性期间,以此来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焊丝输送速度的步骤;设定极性比例的步骤,该极性比例是所述正极性期间相对于所述逆极性期间和所述正极性期间的合计期间的比例;和根据已设定的所述焊丝输送速度和已设定的所述极性比例,设定交流脉冲焊接的交流频率的步骤,当不改变所述焊丝输送速度而改变所述极性比例时所述交流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改变所述逆极性期间的基础电流期间从而改变所述交流频率来进行焊接。
根据该方法,避免了因极性比例的增减而由正极性期间的焊丝熔化速度的增减引起的电弧长度的变化。由此,通过改变交流焊接脉冲频率(以下,称为“交流频率”)来改变平均热量,能够平衡焊丝熔化速度和焊丝输送速度,使电弧长度保持在合适长度。
因此,能够增减极性比例从而可任意调整对母材的热输入即熔深,实现良好的焊接。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焊接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一例交流脉冲波形。
图3中将极性比例作为参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焊丝输送速度和交流频率的关系。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焊接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焊丝输送速度和焊接电流的电流积分值之间的关系。
符号说明:
1 三相交流电源
2 一次整流器
3 平滑用电容器
4 一次变换器电路
5 焊接用变压器
6 二次整流器
7 直流电抗器
8 二次变换器电路
9 焊接用焊矩
10 焊丝
11 焊丝输送用电动机
12 母材
13 焊接电流设定器
14 焊丝输送速度设定器
15 脉冲参数设定器
16 极性比例设定器
17 交流频率设定器
18 正极性电流设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由于对于相同结构要素附于相同符号,因此省略其说明。此外,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焊接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一例交流脉冲波形。图3将极性比例作为参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焊丝输送速度和交流频率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1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