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菌放射性披盖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2166.8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瑟奇·卡什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8 | 分类号: | A61B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放射性 披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无菌放射性披盖;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无菌放射性披盖。
背景技术
医院获得性感染日益受到关注。据估计,这种感染每年影响约200万名患者,并造成约100,000人死亡。此外,除了这些由于感染造成的生命丧失以外,它们也给医疗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患有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的每个病人平均使医院损失26839美元。由于这些感染带来的问题日益严峻,约有16个州已通过包括如何处理病人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的法律。因此,减少在医院时患者接触感染的几率不仅造福于患者,同时有利于整个医疗行业。
估计约15%的清洁手术(clean surger)和30%的被污染手术(contaminated surgery)中发生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前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一个策略是使用塑料披盖保护伤口免受手术中四周皮肤上的生物感染。然而,目前的披盖技术是使用一种被称为半帘(half-sheet)的东西,其是一个简单的矩形布帘,该布帘披盖在病人上并从手术台边缘下垂。在标准操作中,这样披盖方法相对简单而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在手术室中引入大型的非无菌的设备。例如,在脊柱和骨科手术中随着手术的进行,通常必须对病人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放射性成像。从而需要在手术台周围对该放射性设备进行定位和复位。
最常见的放射线设备是C型臂X线透视单元。该C型臂X线透视单元如图1所示。当对病人成像时,X线透视单元的电枢必须插入手术台正下方并可贯穿手术台对面。然后向上升高该臂,使其横向定位于病人需成像的区域。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X线透视单元的两个非无菌末端直接临近手术台。这些大型非无菌臂立即形成威胁外科医生和整个手术区的感染危害。
特别是当电枢在手术过程中被移动到不同位置时,利用传统的半帘披盖电枢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往往需要使用多个半帘。此外,不存在一个简单的可接受的方法来披盖放射性设备的这些部件,导致需要使用许多特定和非标准的方法。披盖不当可导致手术延迟和易发感染,使患者暴露于不必要的风险中。最后,由于所讨论的设备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多次进出手术区,即使设备最初被正确披盖,也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用于以无菌的方式存储披盖然后系统地再次披盖该设备。
近来已有特定的用于放射性设备的无菌披盖;但目前可用的放射性披盖都需要使用将披盖相对于手术台固定的结构(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2006/0201521和2006/0076024,其通过引用合并入此处)。不幸的是,这些非移动的披盖系统可能占据手术室的很大一部分。此外,这些结构的固定特性阻止了手术成员在手术过程中重新定位这些现有技术中的放射性披盖系统,而不增加无菌区被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专门为放射设备设计一种改进的可折叠的无菌布帘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无菌披盖,当移动放射性成像设备在手术中转入并移动穿过无菌区时,该披盖包住移动放射性成像单元的非无菌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菌成像披盖呈现为一个柔性的罩,其中该罩具有可以反复地选择展开或者折叠的配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当该罩处于展开位置时,该罩的尺寸足够容纳并覆盖移动成像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当该罩处于折叠位置时,罩的无菌部分向内折叠使得其上部基本上与外部污染物隔离,例如外界物质或者罩本身的非无菌表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菌成像披盖还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以在无菌区将罩固定连接于某物体,例如手术台,病人或病人的披盖。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紧固件可能是一种粘合剂,钩,环,扣,锁扣,挂钩,夹子,回形针和拉链。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无菌成像披盖与传统病人披盖在某处接合,使得当病人披盖位于病人上时,无菌成像披盖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无菌区。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无菌成像披盖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罩紧固件,以确保该罩的折叠配置。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紧固件可能是一种粘合剂,钩,环,扣,锁扣,挂钩,夹子,回形针和拉链。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该可重复使用的罩紧固件形成为设于罩的相对面的相配合的互连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2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化物陶瓷用预处理剂组合物
- 下一篇:从患者胃部测定测量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