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镜、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2337.7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球;立山清乃;中村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G02B3/08;G02B3/10;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镜 拾取 装置 以及 光盘 驱动 | ||
1.一种光拾取装置的物镜,使用从第1光源射出的波长为λ1(μm)的第1光束对具有厚度为t1的保护层的第1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进行聚光点形成,使用从第3光源射出的波长为λ3的第3光束对具有厚度为t3的保护层的第3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进行聚光点形成,其中,1.7λ1<λ3<2.3λ1,t1<t3,
所述物镜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物镜的光学面形成有作为光程差赋予构造的第1基础构造,
所述第1基础构造具有以光轴为中心而将多个环带状的台阶单位排列为同心圆状的台阶型构造,
所述台阶单位的小的阶差的光轴方向阶差量d1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λ1/(n-1)<d1<λ1/(n-1) (1)
其中,n表示所述第1光束下的所述物镜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λ1/(n-1)<d1<0.9λ1/(n-1) (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5λ1/(n-1)<d1<0.89λ1/(n-1) (1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5λ1/(n-1)<d1<0.79λ1/(n-1) (1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镜使用从第2光源射出的波长为λ2的第2光束对具有厚度为t2的保护层的第2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进行聚光点形成其中,λ1<λ2<λ3,t1≤t2<t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1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在所述第2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2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在所述第3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2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础构造具有5个等级的台阶型构造,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7λ1/(n-1)<d1<0.9λ1/(n-1) (1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础构造具有5个等级的台阶型构造,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7λ1/(n-1)<d1<0.75λ1/(n-1) (1E)。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1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在所述第2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1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在所述第3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1次衍射光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础构造具有3个等级的台阶型构造,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5λ1/(n-1)<d1<0.8λ1/(n-1) (1F)。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是50%以上,在所述第3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是5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是50%以上,在所述第2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是50%以上,在所述第3光束入射到所述第1基础构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衍射光之中,具有最大的衍射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是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23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