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3555.2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千田祐介;长井诚;野崎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导入由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而能在落座的乘员和车身之间膨胀展开的气囊。
背景技术
在气囊中,有一种这样的气囊:在利用从充气机导入的气体使气囊展开时,利用排气孔罩覆盖设在气囊上的排气孔,由此,对气体从排气孔的放出进行限制。为了不使排气孔罩相对于排气孔错位,排气孔的附近被罩引导部件支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气囊,通过排气孔罩对气体的放出进行限制,直到气囊展开成为能够束缚乘员的形状。在气囊展开到能够束缚乘员的形状时,固定排气孔罩的缝线断开。
通过缝线断开,由缝线进行的对排气孔罩的保持被释放,排气孔罩从排气孔向气囊的外侧被压出,从排气孔罩和排气孔之间形成的间隙将气体向外部放出,由此,能够对气囊的内压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的气囊中,为了不使排气孔罩相对于排气孔错位,排气孔的附近被罩引导部件支承。但是,由于罩引导部件没有支承与排气孔对应的部位(即,堵塞排气孔的部位),所以很难不使与排气孔对应的部位从排气孔偏移(不错位)地进行支承。
因此,认为在气囊展开到能够束缚的形状之前,气体会从排气孔向外部放出。因此,为了使气囊良好地展开,需要以某种程度增加充气机的气体发生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9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其能够限制排气孔罩相对于排气孔的错位,且能够适当地进行气体从排气孔的放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囊,由充气机和气囊构成,所述气囊能够通过从所述充气机导入的气体展开且具有能够将所述气体向外部放出的排气孔,所述气囊具有:排气孔罩,覆盖所述排气孔,且通过在所述气囊中产生的规定内压能够以使得所述排气孔开放的方式移动;罩引导部件,覆盖所述排气孔罩,且容许所述排气孔罩通过所述规定的内压以使得所述排气孔开放的方式移动,在所述罩引导部件中的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开口部。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罩具有从与所述充气机对应的部位延伸的延伸部、和从所述延伸部的前端沿相对于该延伸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正交部,所述排气孔罩由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正交部形成大致T字状,并且以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正交部交叉的交叉部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方式形成,所述罩引导部件向所述交叉部的两侧以与所述正交部相对的方式延伸。
优选地,所述罩引导部件具有从该罩引导部件的前端到所述排气孔的距离尺寸,该距离尺寸被设定成比从所述罩引导部件的前端到所述排气孔罩的前端之间的长度尺寸大。
优选地,所述罩引导部件以其前端相对于所述正交部倾斜的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具有第一侧缘,所述正交部具有第二侧缘,从所述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交叉的角缘到所述排气孔的周缘之间的距离被设定成比从所述排气孔罩的其他部位到所述排气孔的周缘之间的距离小。
优选地,所述角缘与所述罩引导部件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大致一致。
优选地,所述罩引导部件被缝合在所述气囊的基布上,且在所述罩引导部件的各缝合端具有用于抑制应力向所述缝合端集中的应力集中抑制部。
优选地,所述各应力集中抑制部形成为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提供一种气囊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接合两张基布而形成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两张基布中的一个上形成排气孔的工序;将覆盖所述排气孔的排气孔罩接合在形成有所述排气孔的基布上的工序;将限制所述排气孔罩的移动的罩引导部件接合在形成有所述排气孔的基布上的工序;接合所述两张基布的周围的工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具有以下工序,在对所述两张基布的周围进行接合后,通过能够断开的缝合线对所述两张基布进行缝合,由此将所述排气孔罩的端部固定在两张基布上的工序。
优选地,使形成有所述排气孔的基布、排气孔罩及罩引导部件分别由具有表里不同的摩擦特性的相同材料的片材形成,并且在所述各部件间,以所述片材的表面和背面相面对的方式配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的气囊,具有覆盖排气孔的排气孔罩。而且,具有覆盖排气孔罩的罩引导部件。因此,能够通过罩引导部件来限制排气孔罩相对于排气孔的错位。由此,能够在气囊展开成为能够束缚的形状之前防止气体从排气孔向外部放出。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气体从排气孔的放出,能够使气囊良好地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3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