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敷钢板及镀敷钢板的热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3667.8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真木纯;黑崎将夫;杉山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B21D22/20;C23C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热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以铝为主成分的镀铝包覆,从而在热压时具有优异润滑性的镀敷钢板,以及该镀敷钢板的热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环境保护和防止地球变暖,抑制化学燃料消耗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个要求对各种制造业均产生影响。例如,作为日常生活和活动必不可少的出行手段的汽车也不例外,要求通过车身的轻量化等改善燃料费等。但是,一味实现汽车车身的轻量化,在产品质量方面是不允许的,还需要确保适当的安全性。
汽车的大多数构造是由铁、尤其是钢板形成的,减轻该钢板的重量对车身的轻量化是很重要的。然而,如上所述,仅实现汽车车身的轻量化是不允许的,还要求确保钢板的机械强度。对于这样的钢板的要求,不仅只针对汽车制造业,而且在各种各样的制造业中也都相同。因此,目前正在研发通过提高钢板的机械强度,以便即使比以前所用钢板更薄,也可以得到维持或者提高机械强度的钢板。
在弯曲加工等成型加工中,通常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材料,会有形状冻结性降低的趋势,所以在加工成复杂的形状时,加工本身变得更困难了。作为解决该成型性问题的一个方法,可以列举所谓的“热压方法(热压法、高温加压法、模压淬火法(ダイクエンチ))”。在所述热压方法中,先将作为成型对象的材料加热到高温,对因加热而软化的钢板进行加压加工成型后,再冷却。按照这种热压方法,由于是在将材料先加热到高温并使其软化,因此可以容易地对该材料进行加压加工,另外,通过成型后冷却带来的淬火效应,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因此,通过该热压加工,可以得到既具有良好的形状冻结性又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成型品。
但是,将该热压方法用于钢板时,例如通过加热至800℃以上的高温,会使表面的铁等被氧化而产生污垢(氧化物)。因此,进行热压加工后,除去该污垢的步骤(除垢除锈步骤)是必要的,而这会导致生产性降低。此外,对于需要耐腐蚀性的部件等而言,在加工后对部件表面进行防锈处理和金属包覆是必要的,表面清洁步骤、表面处理步骤也是必要的,这将会导致生产性降低。
作为抑制所述生产性降低的方法的实例,可以列举对钢板实施包覆的方法。通常,作为对钢板的包覆,可以使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等各种材料。其中,从其防腐蚀性能和钢板生产技术的观点来看,对钢板具有牺牲防腐蚀作用的镀锌钢板在汽车钢板等中广泛使用。但是,热压加工时的加热温度(700~1000℃)高于有机类材料的分解温度和Zn类等金属材料的沸点等,所以在热压中加热时,表面的镀敷层蒸发,有时会成为导致表面性状显著劣化的原因。
因此,对于加热到高温下的热压加工的钢板,例如,与有机类材料包覆和Zn类金属包覆相比,期待使用包覆了高沸点的Al类金属的钢板,即所说的镀铝钢板。
通过实施Al类的金属包覆,可以防止钢板表面附着污垢,由于不需要除垢除锈的步骤,因此生产性得到了提高。此外,包覆Al类金属时,由于还具有防锈效果,所以涂覆后的耐腐蚀性也得到了提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对于具有规定钢成分的钢材实施Al类的金属包覆的镀铝钢板用于热压加工的方法。
但是,在进行Al类金属包覆时,按照热压方法中的加压加工之前的预加热条件,首先将Al包覆膜熔融,然后由于Fe从钢板中扩散而变化成Al-Fe合金层,所以有时Al-Fe合物(合物)成长直至钢板表面形成Al-Fe化合物。以后该化合物层被称作合金层。该合金层非常硬质,所以会由于与加压加工时的金属模具接触而形成加工缺陷。
Al-Fe合金层表面原本就比较难以滑动,因此润滑性差。另外,由于该Al-Fe合金层较硬,故容易破裂、镀敷层也容易发生破裂或者粉末化等,从而导致存在成型性降低的担忧。进一步地,或者剥落后的Al-Fe合金层附着在金属模具上,或者Al-Fe表面被强力擦拭后,附着在金属模具上,Al-Fe凝结在金属模具上而使加压制品的质量降低。因此,在修补时,除去凝结在金属模具上的Al-Fe合金粉末是必要的,这也是生产性降低和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3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