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辊及玻璃辊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5644.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寺西妥夫;鉴继薰;长谷川义德;江田道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85/86 | 分类号: | B65D85/86;B65D57/00;B65D85/67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于平板显示器、太阳电池的玻璃基板或用于有机EL照明的盖玻片等中使用的玻璃膜的捆包方式及该玻璃膜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些年,在以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场致发射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为首的各种玻璃板中,要求更加薄板化。因此应该要求,将薄板化进展到膜状,所谓玻璃膜的开发不断进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所示,直至开发出形成200μm以下的厚度的玻璃膜。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采用将玻璃膜卷绕成辊卷状作为玻璃膜的捆包方式的玻璃辊。该捆包方式利用玻璃膜由于薄而具有良好的挠性的特性,具有能够实现捆包后的玻璃膜的占有空间的省空间化等优点。
并且,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使该玻璃辊伸出的同时进行供给,在玻璃膜的表面形成功能性膜,之后,再次卷绕表面形成有功能性膜的玻璃膜,由此通过所谓的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在玻璃膜上形成功能性膜。若如此,则仅从玻璃辊依次卷出玻璃膜,就能够对玻璃膜连续地进行成膜处理,因此方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3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2-5441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119322号公报
然而,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所示,执行辊对辊方式的装置(以下,称辊对辊装置)具备卷出部和卷绕部,并构成为从该卷出部向卷绕部依次供给玻璃膜,并同时在卷出部与卷绕部之间对玻璃膜实施成膜等规定的处理。因此,在通过辊对辊装置对玻璃膜实施规定的处理时,首先,需要将从安置在卷出部的玻璃辊卷出的玻璃膜引导到卷绕部,将玻璃膜架设在卷出部与卷绕部之间。
然而,最初将玻璃膜从卷出部引导到卷绕部时,玻璃膜的始端部的姿态容易变得不稳定,玻璃膜的始端部反复与装置结构部件进行不适当地接触或碰撞,存在导致在该始端部周边带有微小损伤的情况。并且,当产生这样的情况时,可能因该微小损伤引起玻璃膜的始端部周边发生破损这一不良情况。
另外,在玻璃膜的始端部周边产生破损时,还存在玻璃膜因该破损在中途被切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辊对辊装置内未对玻璃膜作用所希望的张力,从而在玻璃膜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等也产生挠曲或抖动。其结果是,在玻璃膜的始端部以外也与装置结构部件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接触等,可能导致玻璃膜的破损的扩大,成为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在通过辊对辊装置对玻璃膜实施规定的处理时,也能够可靠地降低玻璃膜的破损。
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为玻璃辊,其是玻璃膜卷绕成辊卷状的玻璃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膜安装树脂膜,并且该树脂膜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始端部靠卷出方向前方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最初从辊对辊装置的卷出部到卷绕部引导玻璃膜时,能够以具有比玻璃膜高的断裂韧性的树脂膜为前端进行该引导作业。并且,由于玻璃膜被树脂膜牵引而被从树脂膜后向辊对辊装置内引导,因此玻璃膜上很难产生与装置结构部件的不适当的接触或碰撞。因此,能够可靠地降低该引导作业时在玻璃膜上产生破损的情况。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树脂膜可以与所述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始端部连结。
若如此,能够使树脂膜简单且可靠地位于比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始端部靠卷出方向前方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树脂膜也与所述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终端部连结,该树脂膜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终端部靠卷出方向后方侧的位置。
辊对辊装置在卷出部与卷绕部之间需要维持固定的张力,而若在玻璃膜的卷出方向的终端部连结树脂膜,则将玻璃膜的终端部从卷出部送出后,也能够经由树脂膜对玻璃膜作用固定的张力。因此,在将玻璃膜的终端部从卷出部送出后也能够对玻璃膜稳定地进行规定的处理,能够有助于玻璃膜的有效利用。
另外,在通过多个辊对辊装置实施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享有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该情况下,在先实施的辊对辊装置的处理中,最后卷绕作为终端部而进行处理的部分,因此在其后续的辊对辊装置的处理中,作为始端部而进行处理。因此,若这样在玻璃膜的始端部与终端部分别连结树脂膜,则即使每个辊对辊装置以连结有树脂膜的一侧作为始端部的方式使玻璃辊绕回,也能够将始终连结树脂膜的一侧作为始端部进行处理,因此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所述玻璃膜与所述树脂膜经由弹性部件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5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