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用母料及发泡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6671.X | 申请日: | 200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泰广;小坂义行;松村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32 | 分类号: | C08J9/32;C08J3/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料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优选用于施加强剪切力的混炼成型、压延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的、可以制造发泡倍率高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成型用母料。另外,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发泡成型用母料的发泡成型体。
背景技术
塑料发泡体根据发泡体的原材料和所形成的气泡的状态的不同,可以发现隔热性、绝热性、隔音性、吸音性、防振性、轻量化等,因此可以用在各种用途中。作为制造这种塑料发泡体的方法可以举出:通过加热含有化学发泡剂的母料进行发泡、成型的方法。但是,含有化学发泡剂的母料有时加热也不发泡,存在具有在注射发泡成型机内发泡剂急剧分解的顾虑等问题,且操作困难。另外,存在有根据树脂种类的不同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泡倍率,作为成型体难以得到期望的硬度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使用含有化学发泡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母料颗粒,与树脂种类无关,可以得到硬度或发泡倍率高、可形成均匀气泡的注射发泡成型体。
但是,化学发泡剂在加热分解时同时产生分解气体和发泡残渣,在成型体中残留的残渣有可能对成型体的粘合性带来影响。另外,使用化学发泡剂时,不能完全形成独立的气泡,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形成连续气泡的部分,存在有难以得到气密度高的发泡成型体的问题点。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聚烯烃树脂或苯乙烯树脂作为主剂,作为发泡剂使用热膨胀性微胶囊来替代化学发泡剂的发泡树脂母料。
但是,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热膨胀性微胶囊时,得到的发泡体的发泡倍率低,难以使得到的发泡体的独立气泡形成一定的大小。
针对上述情况,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方法:通过使用将含有热膨胀性微胶囊的母料和含有化学发泡剂的母料混合而成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发泡、成型来制造发泡复合板。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时,虽然发泡倍率提高了一定程度,但成型品的发泡倍率仍然低,不能得到期望的轻量性、绝热性等性能。另外,难以得到外观品质良好的成型品。
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含有热膨胀性微胶囊及主剂的合成树脂组合物以及其制造方法。在这种合成树脂组合物中,通过使用熔体流动速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主剂,可以不破坏热膨胀性微胶囊的外壳,且热膨胀性微胶囊和主剂的混合性、亲和性优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83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33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12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641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优选用于施加强剪切力的混炼成型、压延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的、可以制造发泡倍率高且外观品质良好的发泡成型体的发泡成型用母料。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发泡成型用母料的发泡成型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成型用母料,其含有主剂及热膨胀性微胶囊,所述主剂是熔点为10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相对于所述主剂100重量份,含有10~230重量份的所述热膨胀性微胶囊,真比重为0.80g/cm3以上,毛体积比重为0.35g/cm3以上,且粒度为450mg/30个以上。
以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人等进行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作为主剂使用熔点为10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以及作为在发泡成型用母料中使用的发泡成分使用热膨胀性微胶囊、且将热膨胀性微胶囊及主剂的含量设定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优选用于施加强剪切力的混炼成型、压延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得到发泡倍率高、发泡倍率的偏差小的发泡成型体,直至完成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泡成型用母料含有主剂。
本发明中,作为所述主剂使用熔点为10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等。
如果所述主剂的熔点不足100℃,则在靠近注射机或挤出机的滚筒的原料投入口料斗侧的部分,母料中的主剂溶出,游离的热膨胀性微胶囊过早地在滚筒温度下进行膨胀的可能性变高。其结果是,不能与热塑性树脂等主剂均匀分散,成型品外观恶化或发泡倍率变低。优选的下限为105℃,优选的上限为170℃。
上述熔点可以利用例如DSC(差示扫描热量测定)等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