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及使用它的发热体容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6686.6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晃一;长绳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4F11/02;F24F1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容纳 装置 冷却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及使用它的发热体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使用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发热体容纳装置有便携式电话的基站,该基站构成为在内部设置多台数10安培以上的电流流动的通信设备,且以送风扇对产生的热进行冷却。
而且,在该发热体容纳装置内,将外部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且通过该电压来驱动上述通信设备和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送风扇(作为与它类似的在先文献可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送风扇根据从上述通信设备侧发送来的运转控制信号进行驱动。
在上述现有的发热体容纳装置中,根据设置在便携式电话的基站内的通信装置的种类,由外部电源生成的直流电源的系统电压会不同,且配合该电压准备了多个对冷却内部的送风扇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
当想要制作设置在这样的发热体容纳装置中的冷却装置时,若不设置为通过共用控制基板以使能在一个控制基板上对应多个直流电压,则有会大幅提高成本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现有的发热体容纳装置中,按照每个固定周期从设置于内部的通信设备发送具有与送风扇的驱动速度对应的占空比的脉冲信号(以下,称为“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接收该信号并计算占空比,来进行送风扇的驱动。
在这样的发热体容纳装置中,根据通信设备的动作会有数10安培以上的大电流流动,且伴随通信设备的动作会产生噪声,从而在发热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电源中存在噪声的叠加。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接收侧的时钟中产生振动而扰乱固定周期的检测,不能正确地接收来自通信设备的信号,难以按照所设定的那样来驱动送风扇。
此外,在这样的发热体容纳装置中,在设置于内部的通信装置中会根据便携式电话的通信量而使数10安培以上流动的电流发生变动。由于该电流的变动,向基站内供给的通信装置或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直流电源的电压会产生变动。其结果,会产生叠加在直流电压上的脉动电压、或者电噪声,该电噪声是指处理通信装置在处理1GHz或2.5GHz的数GHz的高频信号时无法制止的电源线中所产生的高频分量的感应电压。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该脉动电压或电噪声,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会误动作,而使冷却性能变差。
即,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有多个控制基板,因此来自通信设备的信号因噪声等而被干扰,而使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误动作,并且使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不能降低成本。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161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出的,其提供一种通过施行抗电噪声、能维持持续的冷却性能而如所设定的那样无误动作地驱动送风扇,且能够实现大幅降低成本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
本发明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具有:主体箱,其具有第一环境用的第一吸气口与第一排出口及第二环境用的第二吸气口与第二排出口;设置于该主体箱内的第一环境用的第一送风扇及第二环境用的第二送风扇;热交换器,其在所述主体箱内进行第一环境的空气与第二环境的空气的热交换;和控制装置,其进行所述第一送风扇及所述第二送风扇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对驱动所述第一送风扇及所述第二送风扇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且根据该电压信号进行所述第一送风扇及所述第二送风扇的动作的控制。该电压信号是例如由发热体容纳装置所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多个系统电压的电压检测值,是接收到从通信设备发送来的PWM信号的电压信号。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实现了能够如所设定的那样无误动作地驱动送风扇,且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发热体容纳装置构成为具有上述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实现了通过实施抗电噪声、能够维持持续的冷却性能而如所设定的那样无误动作地驱动送风扇,且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的设置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检测电路的结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检测电路的动作的结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发热体容纳装置用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检测电路的动作的另一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6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