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顶置式设备的通风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6696.X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弗雷德·马茨;卡斯滕·冯霍尔特;克里斯蒂安·巴滕贝格;约亨·施特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唯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04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田军锋 |
地址: | 德国施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顶置式 设备 通风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汽车的可至少部分地在顶部或以集成的方式在顶部定位的通风设备、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的通风模块,其包括风扇元件和通风模块壳体。为此,风扇元件包括风扇轮或鼓风机轮或叶轮以及风扇马达。这样的设备的通风单元由一个或多个通风模块构成。顶置式通风设备、顶置式空调设备或/和顶置式供暖设备尤其应用于公共汽车和轨道车辆中。通常在这样的位于顶部的设备中,由至少一个通风模块构成的通风单元用于在高压侧的热交换装置的散热。作为用于空调设备的顶置式蒸发装置的或用于可在顶部定位的供暖设备和/或通风设备的壳体的使用同样是可能的。
在顶部部分集成地定位在汽车上时,设备的壳体插入车顶中为其设有的凹槽中,使得只是壳体的上部突出于车顶。
背景技术
在空调设备中,通过压缩机压缩气态的冷却剂,其中冷却剂变热,并且通过管路输送到冷凝器。冷凝器为高压侧的热交换装置。在那里,通过空气冷却来冷却被压缩的冷却剂。在此,空气由通风单元通过进气口吸入,冷却剂冷却并且再次通过排气口排出。此外,在高压下的冷却剂然后通过管路达到膨胀装置。膨胀装置例如能够为节流阀。在那里,冷却剂膨胀,并且在此进一步冷却。然后冷却剂进入低压侧的热交换器,例如蒸发器装置。因此,在低压侧的热交换器从用于待冷却的汽车空间的车内空气中抽吸热量。鼓风机通过进风口抽吸车内空气,所述车内空气然后在低压侧的热交换器上流过,并且以这种方式被冷却。被冷却的空气然后通过开口引入汽车空间。
在供暖设备中,使用对汽车供暖而言已知的供暖热交换器,例如借助电流工作的加热体。该加热体使借助于鼓风机通过供暖热交换器导入的并且然后通过开口引入汽车空间内的空气变热。
在用于汽车的空调设备和供暖设备的组合中,热交换器组例如由供暖热交换器和蒸发器组成。
在单纯的通风设备中,通过借助驱动单元驱动的风扇轮辅助和控制汽车的内部空间和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
在通风设备与供暖设备或空调设备或者甚至与空调和供暖设备的组合中,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也同时起到通风设备的作用。
已知一种用于顶置式空调设备或/和顶置式供暖设备的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具有一个或多个风扇元件和通风模块壳体。风扇元件通常具有自己的风扇壳体,其中但是该壳体不成形为对于通风设备、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而言已经匹配的壳体,而是通过通风模块壳体才达到该匹配,在所述通风模块壳体中插入通风元件。
在德国的已公布的专利申请DE 103 45 997 A1中,例如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所述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包括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风扇元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风模块。在此,在通风模块壳体内,根据功率大小存在一个或多个孔,在所述孔中分别插入风扇元件。这样的单件式的通风模块壳体具有相对大且因此笨重以及不能够简单地运用的缺点。此外,在此风扇元件必须插入作为整体存在的风扇模块壳体内,并且因此在插入时存在至少一个用于使风扇元件运动的自由度,这作为缺点具有不可避免的后果是,通常必须通过例如固定夹的附加的固定元件加入或操纵额外的固定。此外,在已知的通风模块壳体中,在插入风扇元件的不同的结构形式方面的灵活性较低。该缺点在完全由单件组成的通风模块,即具有已经成形为通风模块壳体的风扇壳体的风扇元件中特别明显地显现出来。
在已公布的专利申请DE 10 2006 055 411 A1中公开了一种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包括管路连接可结合在另一个通风模块上,但是也具有单件式通风模块壳体的缺点。
在美国专利文献US 62 95 826 B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在车顶上的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所述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虽然具有对称性质和模块化特征,但是在所述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中,风扇元件同样插入至少在风扇元件方面为单件式壳体部分的相应为圆形的开口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可至少部分地在顶部或以部分集成的方式在顶部定位的通风设备、空调设备或/和供暖设备的通风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唯特公司,未经康唯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驱动设备
- 下一篇:直接制造单元式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