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粒子及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6804.3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3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洋平;米田贵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1/00 | 分类号: | C01G1/00;C01G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冯雅;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核—壳粒子,该粒子是在由介电常数在10以上的材料形成的核粒子的表面形成由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壳而得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的厚度为1~500nm;
在通过氮吸附法而得的细孔容积直方图中,所述壳的细孔径为3nm以下的细孔容积的最大值为0.01cc/g;
且所述核—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平均粒径为1~10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粒子的材料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或金属硫属元素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粒子的材料是氧化锌、氧化钛或氧化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粒子的材料是掺铟氧化锡或氧化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粒子的材料是掺锰硫化锌、硫化镉、硒化锌或掺铕钒酸钇。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500nm。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的材料是氧化硅。
8.一种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制造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包含由介电常数在10以上的材料形成的核粒子和金属氧化物前体的液体照射微波,在所述核粒子的表面形成由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的输出功率是将包含由介电常数在10以上的材料形成的核粒子和金属氧化物前体的液体加热至100~500℃的输出功率。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核—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前体是烷氧基硅烷。
11.一种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核—壳粒子和分散介质。
12.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形成有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六方锰酸钇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