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增强表面性质的没有瓦楞纸芯层的组合纸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7422.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V·A·巴宾斯基;B·W·巴布科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德韦斯瓦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F5/00 | 分类号: | B31F5/00;B65D65/40;B31F5/04;B32B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晓玲;李炳爱 |
地址: | 美国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增强 表面 性质 没有 瓦楞纸 组合 纸板 | ||
1.组合纸板,包括:
第一纸板;
第二纸板;和
包括粘合剂配制剂的线条图案,该线条具有约2个点至约20个点的直径范围,该粘合剂配制剂包括粘合剂组分和任选包括发泡组分和填料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通过线条的图案被粘合在一起,和
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纸板之间没有瓦楞纸芯层。
2.组合纸板,包括:
第一纸板;
第二纸板;
粘合剂配制剂的层,该粘合剂配制剂包括粘合剂组分、发泡组分和填料;
其中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利用粘合剂配制剂被粘合在一起,和
其中在第一和第二纸板之间没有瓦楞纸芯层。
3.权利要求1或2的纸板,其中粘合剂组分包括选自淀粉、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和它们的组合的材料。
4.权利要求1或2的纸板,其中该填料包括选自下列这些中的材料:颗粒状淀粉,碳酸钙,锯屑,石膏,烧石膏,粘土,玉米籽皮,谷蛋白饲料,纤维素绝热材料,木粉,锯屑,纤维素浆,人造丝纤维,合成纤维,和它们的组合。
5.权利要求1或2的纸板,其中该粘合剂配制剂覆盖第一纸板的总表面的约20%-约60%。
6.权利要求2的纸板,其中粘合剂配制剂包括间隔剂组分以控制在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之间的距离。
7.权利要求1的纸板,其中粘合剂图案包括选自下列这些中的成员:曲线形状,正弦波形状,无规的形状,峰/谷形状,和它们的组合。
8.权利要求1的纸板,其中第一纸板和第二纸板通过层压过程被粘合在一起,和粘合剂的图案在层压过程之后保持它的形状。
9.生产组合纸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粘合剂配制剂的线条图案,其中该线条具有约2个点至约20个点的直径范围;
将粘合剂图案施涂到第一纸板上以提供涂覆的第一纸板;和
将第二纸板施加到已涂覆的第一纸板上,使得该线条位于所述已涂覆的第一纸板与所述第二纸板之间。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纸板组装件施加压力和干燥该纸板组装件的步骤。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施加第二个纸板之前至少部分地干燥该线条的步骤。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至少部分地干燥该线条之后和在施加第二纸板之前施涂第二种粘合剂组分的步骤。
13.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在干燥该纸板组装件之后,粘合剂的图案保持与最初施涂到第一纸板上的图案基本上相同的形状。
14.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粘合剂配制剂包括粘合剂组分和任选的至少一种的发泡组分和填料。
15.生产组合纸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纸板的表面上施涂粘合剂配制剂的层,该粘合剂配制剂包括粘合剂组分、发泡组分和填料;
将第二纸板放置在粘合剂配制剂的层上以提供组合的纸板组装件;
对组合的纸板组装件施加压力;和
干燥该纸板组装件。
16.权利要求9-15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粘合剂配制剂覆盖第一纸板的总表面积的约20%-约60%。
17.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中该粘合剂组分包括选自淀粉,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和它们的组合的材料。
18.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中该填料包括选自下列这些中的材料:颗粒状淀粉,碳酸钙,锯屑,石膏,烧石膏,粘土,玉米籽皮,谷蛋白饲料,纤维素绝热材料,木粉,锯屑,纤维素浆,人造丝纤维,合成纤维,和它们的组合。
19.权利要求9或15的方法,其中粘合剂配制剂具有在约2,000 cps至约50,000 cps范围内的布鲁克菲尔德粘度。
20.权利要求9或15的方法,其中粘合剂配制剂具有在约100 cps至约5,000cps范围内的剪切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德韦斯瓦科公司,未经米德韦斯瓦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74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畜产子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双生理参数监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