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车身柔性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0017.6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Y·D·海尔纳;B·B·纳卢里;R·T·斯科特;刘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动内燃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0 | 分类号: | B61D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华伟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车身 柔性 连接 | ||
1.一种连接件,用于将载荷从机车的底架传递到机车车身的上侧梁,所述连接件包括:
基座,其连接到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以及
与所述基座连接的主体部分,用于承载与所述机车的所述车身的所述上侧梁连接的大致对角定位的部件,使得在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弯曲时一些所述载荷从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传递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传递到所述对角定位的部件,并传递到所述上侧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还包括销,用于将所述部件连接到所述连接件,从而形成销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基座和主体部分形成大致L形的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顶部,用于连接大致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大致竖直设置的立柱连接到所述车身的所述上侧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基座、主体部分和顶部形成大致C形的连接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C形的连接件以大约为68°的角度承载对角定位的部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车身包括侧框架和附接于其上的外壳,其中所述大致竖直设置的立柱连接到所述外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竖直设置的立柱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外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以大约为40°至75°之间的角度承载所述对角定位的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主体部分以大约为45°的角度承载所述对角定位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机车包括驾驶室,所述连接件的所述基座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机车的驾驶室是隔离的驾驶室。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机车包括驾驶室,所述大致竖直设置的立柱定位成与所述驾驶室分立且间隔开。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基座和主体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处通常是柔性的,以适应所述机车的底架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基座和主体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处通常是柔性的,以适应所述机车的车身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基座和主体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处通常是柔性的,以适应所述机车的车身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以及适应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
17.一种用于机车的通常柔性的连接件,所述机车包括用来承载驾驶室和车身的底架,所述连接件包括:
主体部分,其通常连接到所述机车的所述车身,以及
连接到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的基座,所述主体部分和基座形成可选形状,其允许所述机车的所述车身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以及所述机车的所述底架相对于其自身的刚性进行的弯曲。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机车车身焊接到所述底架的一部分,而所述驾驶室是隔离驾驶室,由所述底架的另一部分承载,所述驾驶室与所述车身分立且间隔开。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机车的所述车身的弯曲与所述底架的焊接到所述车身的所述部分的总刚性以及所述车身的所述刚性成比例。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底架的与所述隔离驾驶室相关联的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底架的那部分的刚性成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动内燃机公司,未经电动内燃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00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低粘SEBS喷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冷却布置的电力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