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IoT设置点和干扰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0093.7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E·H·蒂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72/08;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iot 设置 干扰 控制 | ||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下文描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今已经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多种多样的通信服务,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广播和消息发送服务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多址系统,其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来支持与多个终端的通信。这种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其它系统。
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在这种系统中,每个终端都能够通过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扇区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扇区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扇区的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和/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这些通信链路。
多个终端可以通过复用以使其传输在时域、频域和/或码域中相互正交的方式同时在反向链路上进行发送。如果在传输之间实现了完全的正交,则在接收侧扇区中,来自每个终端的传输将不会与来自其它终端的传输相互干扰。但是,来自不同终端的传输之间的完全正交经常由于信道状况、接收机缺陷以及其它因素而不能实现。结果,终端经常对其它终端造成某种程度的干扰。此外,因为一般情况下来自与不同扇区进行通信的终端的传输彼此之间是不正交的,所以每个终端也会对与附近扇区进行通信的终端造成干扰。这种干扰会导致系统中每个终端的性能下降。因此,需要减轻无线通信系统中干扰的影响的有效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对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对这些方面的简单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对所有预期方面的泛泛评述,其既不是要确定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要描绘任何或所有方面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申请描述的方面通过提供用于干扰控制的技术来缓解上面提及的问题,其中所述干扰控制技术是基于服务扇区中的瞬时负载信息的。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减轻传统的限制,这一限制即:即使一扇区当前对于高的干扰与热噪声之比(IoT)设置点不敏感,也在该扇区中维持IoT值。IoT值是基站接收到的总干扰的定量测量值,其可以指示干扰对服务扇区中的移动设备的影响。为了简单起见,本申请使用术语“IoT”来描述对干扰影响进行量化的处理方式。但是,也存在对影响进行量化的其它方式,或者可以用其它术来描述此种影响,本申请所公开的方面旨在涵盖所有这些基本等同的处理方式和/或术语。
一个方面设计一种使用动态干扰设置点来控制反向链路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与服务扇区相关联的干扰设置点;测量干扰值,其中,所述干扰值是所述服务扇区经受的反向链路干扰量的函数。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干扰设置点和所述干扰值之间的比较,确定用于干扰控制的动作。向相邻扇区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传输所述动作。所述干扰设置点是根据所述服务扇区的当前参数或预测的需求来调整的动态设置点。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含有存储器和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存储器保存与执行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根据服务扇区的当前参数或预测的需求,建立动态干扰设置点。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与执行以下操作相关的指令:计算在所述服务扇区处接收到的干扰量;对所述干扰设置点和所述接收到的干扰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动作;向相邻扇区中的至少一个设备传输所述动作。所述处理器耦接至所述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保存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
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控制反向链路干扰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根据服务扇区的当前参数或预测的需求来建立动态干扰设置点的模块;用于计算在所述服务扇区处接收到的干扰量的模块。此外,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干扰设置点和所述接收到的干扰量之间的比较来确定动作的模块;用于向相邻扇区传输所述动作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0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