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再生基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0267.X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刚毅;筏义人;坂元悠纪;松田晶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郡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7/00 | 分类号: | A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再生 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移植到血管的缺损部位,能够极为高效地再生出血管的血管再生基材。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中作为人工血管使用的是采用Gore-Tex等非吸收性高分子的材料。这样的人工血管能够发挥与血管极其相近的物性,对于短期的血管再建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使用非吸收性高分子的人工血管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异物半永久地残留在体内,而且也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必须持续给予抗凝剂。另外,特别在给幼儿使用时,还存在尺寸随着成长而不相称,因而必须重新手术,或由于人工血管的钙化需要再次手术的问题。
对此,近年尝试了利用所谓再生医疗技术的组织再生方法。即,尝试通过将细胞容易侵入的人工血管移植到血管的缺损部分,以该人工血管为基点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增殖机理再生出自身的组织。
为了将这样的再生医疗技术应用于血管再生手术,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开发了一种血管再生基材,该血管再生基材在由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构成的发泡体中,作为芯材组合入由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构成的强化材料(专利文献1)。在该血管再生基材中,发泡体是细胞能够牢固粘着的基点,并且,强化材料在移植后直至血管再生的期间,发挥着确保耐受血流的强度的作用,还发挥着耐受缝合的强化材料的作用。由于发泡体和强化材料均由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构成,在血管再生后,材料可被吸收,因此在后期不需要继续使用抗凝剂等。而且由于再生出的血管是自身组织,所以也可以期待其生长。实际上,该血管再生基材在临床上也被不断证实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为了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不言而喻,必须要以更高的血管再生效率和确定性作为目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87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移植人工血管时血管组织能否再生,与细胞向人工血管侵入的容易度、和直至血管组织再生的期间内不产生狭窄息息相关。为了让细胞容易侵入,人工血管的材料需要柔软且吸水性高。另一方面,在组织的再生过程中,由于增殖的细胞表现出向内腔方向的张力而产生狭窄,所以人工血管的管状需要具有难以坍塌的机械强度,即,在压缩管状体时表现出高压缩弹性模量,维持口径。这样,柔软且吸水性高与压缩弹性模量高呈此消彼长的关系,是一个难以两立的课题。而且,人工血管的压缩弹性模量长时间持续较高时,还有再生的血管容易变硬而发生“钙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再生基材,该血管再生基材兼具细胞容易侵入和难以坍塌、防止钙化的性质,通过移植到血管的缺损部位,能够极为高效地使血管再生。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的血管再生基材,包括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发泡体、强化上述发泡体的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强化材料和强化上述发泡体的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强化线,上述强化线和上述强化材料位于上述发泡体的中心或外表面,内表面为上述发泡体,上述强化线以螺旋状、环状或X状缠绕,并且,上述强化线由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构成。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血管再生基材包括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发泡体(以下也简记作“发泡体”)、强化发泡体的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强化材料(以下也简记作“强化材料”)、和强化发泡体的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的强化线(以下也简记作“强化线”)。
上述发泡体发挥着用于使侵入的细胞粘着并增殖,组织再生的基点的作用。
上述发泡体的孔径需要使细胞容易侵入且容易增殖,并且向血管的缺损部位移植时几乎没有血液漏出的程度,具体而言,优选下限为5μm,优选上限为100μm。若上述发泡体的孔径小于5μm,则细胞有时不能浸入到发泡体的孔内;若超过100μm,则有时在移植时会发生血液漏出。上述发泡体的孔径的更优选下限为10μm,更优选上限为50μm。
其中,上述发泡体的平均孔径,例如,可以根据水银压入法或图像分析法等公知的方法测定。
作为上述发泡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下限为0.3mm,优选上限为1.5mm。若上述发泡体的厚度小于0.3mm,则往往在压缩管状体时的压缩弹性模量低,容易引起狭窄;若超过1.5mm,则会欠缺柔软性,吸水率低,细胞往往难以侵入。上述发泡体的厚度的更优选下限为0.4mm,更优选上限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郡是株式会社,未经郡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0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