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鞋子的鞋底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0969.8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M·佩科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W.L.戈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12 | 分类号: | A43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敏;周承泽 |
地址: | 德国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鞋子 鞋底 单元 | ||
1.一种用于鞋(11)的可透过水蒸气且不透水的鞋底单元(15),其包括:
至少一个鞋底层(25),该鞋底层包括延伸穿过该鞋底层厚度的至少一个大的通孔(27);
至少两个单片或多片的片材结构,这些片材结构互相叠置,封闭了所述至少一个通孔(27),其中的第一片材结构是织物可透过水蒸气阻挡层(39),第二片材结构包括可透过水蒸气的装饰层(45),所述第二片材结构设置在第一片材结构下方,至少在所述至少一个通孔(27)的区域,可以从所述鞋底层(25)底部的至少一个通孔(27)中观察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单元(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包含染色的或者含有至少一种染料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单元(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包含基材以及覆盖所述基材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由染色的或者包含至少一种染料的材料制成。
4.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以一种方式仅在边缘区域结合于所述阻挡层(39),因此特别是在走动的过程中,装饰层(45)和阻挡层(39)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
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由抗污材料构成。
6.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的材料选自下组:栅格状、网状、多孔或穿孔的片材。
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的材料选自下组:金属、塑料、织物、皮革或它们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由单纤丝纤维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由纱线构成,所述纱线以一种方式被硅酮或基本无色的硅酮类材料包覆,使得所述装饰层内的网状或栅格状开口保持开放,因此可以保持水蒸气透过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由纱线构成,所述纱线以一种方式用硅酮或基本无色的硅类材料浸渍,使得纱线中产生的毛细区域被封闭,否则污物可能会渗入该毛细区域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完全由金属构成。
12.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由金属化的塑料栅格构成。
13.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面积通孔(27)上至少部分地被稳定化连接件跨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45)仅在周边边缘区域和/或由所述至少一个稳定化连接件形成的边缘区域结合于所述阻挡层(39)。
15.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形成阻挡层(39)是为了提供保护,防止外界物体穿透所述大面积通孔(27)到达鞋底单元部件的第一片材结构之上。
1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阻挡层(39)作为防穿透结构,用来防止钉子之类的外界物体穿透。
17.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39)由能够使得鞋底复合体稳定化的材料构成。
18.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层(39)包括至少两种纤维部件,它们具有不同的熔融温度;
第一纤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熔融温度和较低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第二纤维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熔融温度和较低的第二软化温度范围,所述第一熔融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围高于所述第二熔融温度和第二软化温度范围;
通过所述具有处于第二软化温度范围内的变粘温度的第二纤维部件的热活化,使得所述阻挡层(39)热机械固结,同时在所述热固结区域内保持水蒸气透过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部件的第二软化温度范围低于对第二纤维部件染色所必需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L.戈尔有限公司,未经W.L.戈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09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