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0991.2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C·梵登伯格;P·克林顿;K·V·吉尔德;C·M·A·M·梅斯特斯;P·G·莫尼;G·穆尔德;R·瓦尔迪兹;D·C·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应用强化油采收(EOR)增大全球范围的油气田中的油采收。可使用现有的三种主要类型的EOR(加热、注入化学物质/聚合物和注气)以从储层增大油采收,此外还可通过常规方法(尽可能的延长油气田的寿命和增大油采收因子)以实现这个目的。
热强化采收通过向储层加入热量而发挥作用。最广泛实施的方式是蒸汽驱油,它降低油的粘度以使其可流向生产井。化学驱油通过降低截留残油的毛细管力强化采收。聚合物驱油增大注入的水的驱扫效率。混注按照与化学驱油相似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注入与油混溶的流体,可采收截留的残油。
参考图1,其中图示了现有技术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地下地层102、地下地层104、地下地层106和地下地层108。在地表提供生产设备110。井112穿过地层102和104和终止于地层106中。在114显示了地层106的一部分。通过井112到达生产设备110从地层106生产油和气。分离气体和液体,将气体贮存在气体贮存设备116中和将液体贮存在液体贮存设备118中。
美国专利US 7,225,866公开了可以应用原位热工艺处理油页岩地层。从所述地层可以产生烃、H2和/或其它地层流体的混合物。可以向所述地层施加热量,以将一部分地层的温度提升至热解温度。可以应用热源加热所述地层。所述热源可以以选定的分布置于地层内。美国专利US7,225,866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共同待审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254769(公开于2006年11月16日,和代理人案号为TH2616)公开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从地下地层采收油和/或气的机构,其中所述油和/或气包含一种或多种硫化合物;将所采收的油和/或气中的至少一部分硫化合物转化为二硫化碳制剂的机构;和向地层中释放至少一部分二硫化碳制剂的机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254769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本领域需要用于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本领域还需要使用溶剂(例如通过减粘、化学作用和混相驱油)以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本领域还需要用于溶剂混相驱油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地下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层中的第一井;向第一井中注入可混溶强化油采收制剂的机构;地层中的第二井;由第二井生产油和/或气的机构;其中第一井和第二井处于系统内部;位于第一井和第二井外部的多个封拦井;和向封拦井中注入封拦剂的机构。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油和/或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第一井向地层中注入二硫化碳制剂;由第二井从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由多个封拦井向地层中注入封拦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油和/或气中回收如果存在的二硫化碳制剂,和然后将至少一部分回收的二硫化碳制剂注入地层中。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油和/或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第一井向地层中注入可混溶的强化油采收制剂;由第二井从地层生产油和/或气;和由多个封拦井向地层中注入封拦剂。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如下的一个或多个:
用溶剂从地层强化采收烃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用含可混溶溶剂的流体从地层强化采收烃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用于二次采收烃的改进组合物和/或技术。
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用可混溶溶剂的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使用在原位与油混溶的化合物以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油和/或气生产系统。
图2a图示了井分布图。
图2b和2c图示了在强化油采收过程期间图2a的井分布图。
图3a-3c图示了油和/或气生产系统。
图4图示了井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
参考图2a,图示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的井阵列200。阵列200包括井组202(用水平线表示)和井组204(用斜线表示)。
阵列200定义了由矩形包封的生产区。阵列200定义了系统的内部。阵列200的外部设置了多个封拦井250。
井组202中的每个井与井组202中的相邻井之间存在水平距离230。井组202中的每个井与井组202中的相邻井之间存在垂直距离2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0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