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检测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1109.6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健太郎;高桥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P3/487 | 分类号: | G01P3/487;G01D5/245;G0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检测 传感器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08年8月11日、申请号为2008-206787号、申请号为2008-206788号和申请日为2008年8月22日、申请号为2008-213656号的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考其整体作为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内容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如用作汽车用ABS传感器的旋转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安装于汽车的轮毂轴承上而使用的ABS传感器(车轴旋转传感器)为下述的结构,其中,在轮毂轴承的旋转圈上设置磁铁或金属体,按照与其相对的方式设置磁拾波器、霍尔传感器、MR传感器等的磁式传感器。对于ABS传感器,要求机械的强度、防水性、耐侯性、耐化学品性等。由此,通过借助树脂等的材料对传感器部件进行包覆模制的方式,用作传感器组件结构体。
作为对传感器部件进行包覆模制的方法,比如在专利文献1中,人们提出有预先在传感器固定用保持器上固定传感器部件,通过树脂对其进行包覆模制的方法。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88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包覆模制方法的ABS传感器用的传感器组件结构体中,具有下述的问题。
·由于模制材料为树脂,故无法期待传感器部件、传感器固定用保持器等的内置件和模制材料的粘接性。
·伴随作为电子部件的传感器部件的自身发热、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因内置品和模制材料之间的热膨胀差,可能会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在防水性上存在问题。
·同样在外力作用于传感器组件结构体上,模制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由于在内置件和模制材料之间产生间隙,故在防水性上存在问题。
·由于由树脂形成的模制材料的变形能力低,故在外力作用于传感器组件结构体时,外力直接作用于内置件上,内置件有破损或变形的可能性。
·由于由树脂形成的模制材料缺乏振动吸收性,故在抵抗外部的振动的耐久性上存在问题。
·在施加使信号缆线部弯曲的外力时,该外力传递给传感器组件结构体内部的传感器,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上述信号缆线部构成从传感器组件结构体向外部的信号传递通路。
·在现有的注射成形的模制中,必须要求使已熔融的树脂流入的喷嘴、将该熔融树脂导向构成成形件的空洞部分的内衬、以及上述空洞部分的流入口(门)。为了使通过这些部位的熔融树脂的流动顺畅,提高合格率,一次制作适合在几个~十几个的范围内,一次成形的个数具有限制。
作为解决这样的课题的对策,人们考虑下述方式,该方式为:通过传感元件、将其输出信号取出到外部的缆线、基板而构成传感器组件,该基板具有将传感元件的电极部和上述缆线的芯线电连接的导电部,通过上述基板而将该传感器组件固定于传感器固定部件上,另外在传感器组件的周围设置对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材料进行成型的模制部,由此,低价格地制作保持防水性、抗震性的旋转检测传感器。
但是,针对通过基板而将传感器组件固定于传感器固定部件上的上述方案,如果将基板固定于传感器固定部件上的机构采用比如销,则必须防止销的抽出,基板的固定结构变得复杂。另外,作为固定基板的其它的机构,也可比如成一体地在传感器固定部件上形成两个夹持片,通过这些夹持片从上下夹持基板,但通过该方式难以实现基板的定位。在此场合,为了进行基板的定位,必须要有另外的组成部件,基板的固定结构仍是复杂的。
另外,针对通过对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材料进行成形的模制部覆盖传感器组件的上述方案,如果模制部的一部分与传感器固定部件剥离开,则在安装旋转检测传感器的车轮用轴承等的活动部(比如,轴承旋转圈)上,产生接触模制部剥离的部分等的问题。
此外,针对通过对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材料进行成形的模制部覆盖传感器组件的上述方案,通过模制部成形时的内部压缩力,拉伸缆线,传感元件的电极部有破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检测传感器,其可通过简单的固定结构,按照可定位的方式将传感器组件固定于传感器固定部件上,其防水性、抗震性均优良,覆盖传感器组件的模制部可充分地确保传感器组件的密封性,在覆盖传感器组件的模制部的成形时,可防止因模具内部的压力,缆线抽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芯片堆迭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音频应用冲突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