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轮支撑结构以及带式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1291.5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肥塚重树;植田光司;田中进;三田村宣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9/12 | 分类号: | F16H9/12;F16C19/06;F16C33/32;F16C3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支撑 结构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作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单元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特别涉及到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带轮的旋转部的带轮支撑结构,该带轮用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无级变速。
背景技术
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例如专利文献1~3所记载地提出有各种方案,并且其中一部分已被实际应用。
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旋转部和作为固定部的变速器壳体,该旋转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将用于无级变速的带轮支撑于该变速器壳体。
并且,旋转部具有彼此平行地配置的输入侧旋转轴和输出侧旋转轴。该输入侧旋转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经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于变速器壳体,并且在位于所述一对滚动轴承之间的部分配设有与该输入侧旋转轴自身同步地旋转且槽宽增减自如的驱动侧带轮。
另一方面,输出侧旋转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经由另一对滚动轴承支撑于变速器壳体,并且在位于所述另一对滚动轴承之间的部分配设有与该输出侧旋转轴自身同步地旋转且槽宽增减自如的从动侧带轮。并且,在驱动侧带轮和从动侧带轮上卷绕有环状带。在改变输入侧旋转轴与输出侧旋转轴之间的变速比的情况下,使驱动侧带轮的槽宽与从动侧带轮的槽宽相互关联地增减。
输入侧旋转轴借助于发动机等驱动源经由液力变矩器或者起步离合器(例如电磁离合器)被驱动着旋转。接着,从驱动源经由起步离合器传递给输入侧旋转轴的动力从驱动侧带轮经由环状带传递至从动侧带轮。接着,传递给从动侧带轮的动力从输出侧旋转轴经由减速齿轮组、差速齿轮等传递至驱动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公报平成8年第3052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4年第183765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8年第267509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9年第41744号
在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轮支撑结构中,例如用于支撑输入侧旋转轴和输出侧旋转轴的滚动轴承即使是在停止时也由于环状带的带张力而承受着载荷。因此,在该状态下,当有振动从发动机等传递过来的话,存在着滚动体与滚道圈之间产生微振磨损(明德林滑动(Mindlin slip))的情况。
一般来说,明德林滑动在以极微小区域重复承受载荷变动的情况下产生。由于接触部的油膜会因半径方向(径向)重复的微小振动、载荷变动而破损,在轴承的情况下,在滚动体表面与滚道面发生金属接触的状态下,微小的粘合和粘合的分离重复而导致表面损伤不断扩大。并且,随着轴承的旋转,由于受到由明德林滑动引起的损伤的滚动体进行滚动,从而引起剥离等损伤。
当在滚动体与滚道圈之间发生明德林滑动的情况下,发生明德林滑动的部分的滚动面粗糙度、滚道面粗糙度变差。特别是当滚动体的表面性状恶化时,作用于滚动体与滚道圈之间的切向力增大,因而滚道圈的寿命缩短。因此,为了实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进一步长寿命化,抑制带轮支撑结构中的用于支撑输入侧旋转轴和输出侧旋转轴的滚动轴承的由明德林滑动引起的表面粗糙度变差非常重要。
此处,存在以下降低由明德林滑动引起的损伤的一般方法:将所接触的物体的材质变为陶瓷等,减少所谓同质金属现象,减少油膜破损的情况下的微小粘合的方法;或者采用能够进入到更加细微的领域的低粘度润滑剂、或耐磨损性高的润滑剂的方法。又或者,在为钢铁材料的情况下,对表面实施渗氮处理等硬化处理,降低粘合的程度的方法。
然而,在用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滚动轴承中,由于陶瓷制的滚动体价格高因此难以应用。此外,滚动轴承由与带轮部和齿轮部共用的CVT(连续可变变速器)流体来润滑,因此无法采用最适于轴承用的润滑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轮支撑结构以及带式无级变速器,能够抑制明德林滑动本身的发生,并且即使在发生明德林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影响。
作为本申请要解决的课题的明德林滑动指的是带式无级变速器特有的由轴方向的微小振动引起的明德林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