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保持器的滚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1334.X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泉美;风间贞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保持 滚子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08年8月12日,申请号为2008-207793号的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各种产业机械中的轴承,按照外部润滑形式使用的带有保持器的滚子。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带有保持器的滚子,人们知道有下述的带有保持器的针状滚子,其中,在圆筒状保持器的周向多个部位的各兜孔中,容纳针状滚子,在各兜孔的保持器中的沿周向面对的侧面的内径侧和外径侧,设置滚子止动部(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的技术,其中,将上述外径侧滚子止动部和内径侧滚子止动部设置于沿轴向相互不同的位置,由此,润滑油可从各滚子止动部之间流入到兜孔的内部,谋求润滑作用的提高。
另外,在兜孔中的沿周向面对的侧面的外径侧和内径侧处设置滚子止动部的带有保持器的针状滚子的另一例子,包括有专利文献2。在该文献中,在上述兜孔的侧面的轴向中间部和两端设置缺口,在两端和中间部的缺口之间设置上述各滚子止动部,并且在与保持器的外径面的上述中间部的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周槽,由此谋求润滑作用的提高。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93569号文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103240号文献
发明内容
按照上述的各结构的带有保持器的针状滚子,可改善润滑油向兜孔内的流动性,可提高润滑作用,但是,在目前,带有保持器的滚子的使用条件更加严格,必须要求润滑作用的进一步的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润滑作用的带有保持器的滚子。
本发明的带有保持器的滚子为下述的带有保持器的滚子,其中,在设置于圆筒状的保持器上的周向多个部位的各兜孔中容纳滚子,在各兜孔的保持器的沿周向面对的侧面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开口缘设置滚子止落用突条,在上述各兜孔的侧面中的不同于上述各滚子止落用突条的轴向位置,设置对上述滚子进行导向的滚子导向面。
按照该方案,由于在不同于各滚子止落用突条的轴向位置,设置对滚子进行导向的滚子导向面,故围绕滚子止落用突条,产生润滑油容易流动的空间。由此,可提高润滑作用。
也可在本发明中,上述滚子导向面设置于上述各兜孔的侧面的上述各滚子止落用突条的轴向外侧的两端位置。在该方案的场合,可减少滚子的偏斜。
还可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持器由树脂制成,上述内径侧和外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设置于一部分相互沿轴向重合的位置。像这样,在一部分沿轴向相互重合的位置设置内外的滚子止落用突条,即使在为具有足以获得稳定的滚子止落功能的长度的滚子止落用突条的情况下,仍避免因滚子止落用突条妨碍润滑油相对兜孔的进出的情况。
也可在本发明中,上述外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设置于轴向两端侧的位置的2个部位,上述内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在轴向中间位置设置一个部位,该一个部位位于一部分与上述2个部位的外径侧滚子止落用突条沿轴向相互重合的位置。在该方案的场合,获得更加稳定的滚子止落功能,以及使润滑油相对兜孔的进出性良好。
还可在本发明中,上述内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沿轴向相互离开而设置于多个部位。如果内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为相互沿轴向离开的多个,则与1个沿轴向较长的滚子止落用突条的场合相比较,使润滑油相对兜孔的进出性良好。
也可在本发明中,上述各兜孔的侧面中的除了上述各滚子止落用突条和上述滚子导向面以外的部分为同一平面。由此,保持器的设计、制造简单。
还可在本发明中,在上述保持器的内径面的轴向两端,在全周的范围内,设置相对轴向中间部分,在外径侧凹入的环状凹部,这些环状凹部的轴向内侧端位置比上述滚子导向面更靠近轴向中间,并且比上述内径侧的滚子止落用突条更靠近滚子导向面的位置。
也可在本发明中,上述环状凹部的径向深度尺寸为即使在上述滚子偏于最内径侧的情况下,滚子仍不与上述滚子导向面脱离开的尺寸。
还在本发明的上述任意的方案中,在上述保持器的外径面上,分散地形成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中的一部分的凹部连接于上述兜孔的开口缘。
按照该方案,由于经由保持器的外径面的凹部,润滑油容易流入兜孔的内部,故可提高润滑作用。
如上述那样,在保持器外径面上设置多个凹部的场合,也可在上述多个凹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凹部中,多个凹部相互连接,构成一体的凹部区域。在该方案的场合,由于形成经由凹部到兜孔的内部的润滑油的流路,故润滑油更加容易地流入到兜孔的内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速万向接头用的保持架及等速万向接头
- 下一篇:热塑性树脂层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