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定向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1609.X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沙尔曼·库雷希;马克·格兰特;路易斯·菲利佩·西尔瓦·费尔南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特瑞斯医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00 | 分类号: | G05G11/00;A61B19/00;B25J1/00;B25J1/12;F16C1/10;F16C1/12;F16C1/18;G05G1/10;A61B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定向 驱动 系统 | ||
1.一种用于控制细长构件的运动的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
底座单元,具有第一可转动旋钮和第二可转动旋钮;
从动器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到导轨的从动器,其中,所述从动器包括纵向运动滑轮、转动运动滑轮以及对准元件,所述对准元件被构造成容纳细长构件以使所述细长构件可附连到所述对准元件上;
纵向运动引线,将所述第一可转动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纵向运动滑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旋钮的转动沿着所述导轨在纵向方向上驱动所述从动器;以及
转动运动引线,将所述第二可转动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转动运动滑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旋钮的转动使所述对准元件及所附接的细长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驱动线管轴,且所述第二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驱动线管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纵向运动引线将所述第一驱动线管轴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纵向运动滑轮,且所述转动运动引线将所述第二驱动线管轴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转动运动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底座单元进一步包括:
第一内部旋钮,具有第一旋钮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旋钮将所述第一可转动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线管轴;以及
第二内部旋钮,具有第二旋钮齿轮,其中,所述第二内部旋钮将所述第二可转动旋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驱动线管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旋钮进一步包括第一旋钮齿轮,所述第一旋钮齿轮具有多个旋钮齿轮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线管轴包括横截面基本为正方形的端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旋钮的所述第一旋钮齿轮包括孔,所述孔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第一驱动线管轴的横截面基本为正方形的所述端部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到底座单元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多个锁定齿,当所述第一可转动旋钮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多个锁定齿能够与所述多个旋钮齿轮齿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线管轴包括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该第一线管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纵向运动引线的第一端,且该第二线管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纵向运动引线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线管轴包括第一线管和第二线管,该第一线管被构造成容纳所述转动运动引线的第一端,且该第二线管被构造成容纳所述转动运动引线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从动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惰轮构件,所述惰轮构件邻近所述转动运动滑轮定位以与所述转动运动引线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从动器组件进一步包括:
从动齿轮,连接到所述纵向运动滑轮且包括多个齿轮齿;以及
齿轨,具有被构造成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齿啮合的多个齿轨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一对引线护套,在所述底座单元和所述从动器组件之间延伸且被构造成将所述纵向运动引线容纳在所述第一对引线护套中;以及
第二对引线护套,在所述底座单元和所述从动器组件之间延伸且被构造成将所述转动运动引线容纳在所述第二对引线护套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包括:
可附接到所述第一对引线护套的第一张力块组件;以及
可附接到所述第二对引线护套的第二张力块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从动器组件进一步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到所述纵向运动滑轮且能够沿着齿轨移动以沿着所述导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驱动所述从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特瑞斯医药公司,未经曼特瑞斯医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6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