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Sialon磷光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1845.1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比安卡·波尔;弗兰克·耶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C09K1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吴鹏章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alon 磷光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α-Sialon类的磷光体。这类磷光体特别适于在光源例如LED中应用。
背景技术
EP 1498466中公开了一种用Yb掺杂的α-Sialon。其中也提及其它的掺杂剂如Eu、Dy和Tb。这类磷光体适合主要在暖白光源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α-Sialon的磷光体,其也可用于较高的色温。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实现。
特别有利的方案列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基于α-Sialon的新型磷光体的特征在于共掺杂,其除已知的掺杂剂外还使用Mn。由此可得到可通过蓝光或UV-光激发的高效光源。这种磷光体是温度稳定性的,并在黄色光谱范围呈宽带发射。主波长λdom通常为575~578nm。由此特别可制备色位稳定的冷白至日光白光源如基于转换LED的LED。
用Eu掺杂的α-Sialon通常归于温度稳定的磷光体。但可惜的是至今该发射波长不适合上述要求。特别是至今未能制备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白色LED。
至今已知的α-Sialon具有通常的经验式M1xM2y(Si,Al)12(O,N)16。其中M1通常是选自Li、Mg、Ca、Y和除Ce和La外的镧系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元素,M2是选自Ce、Pr、Eu、Tb、Yb和Er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起激活剂作用,其中0.3≤x+y≤1.5以及0<y<0.7。但这类α-Sialon由于其光学特性仅适合少数应用领域。例如Yb-掺杂的Ca-α-Sialon(M2=Yb)以较少的量子产率在绿色光谱范围以极短波长发射,而Eu-掺杂的方案(M2=Eu)的发射过多偏移到橙红色的长波光谱范围。
有竞争力的磷光体体系如原硅酸盐在发射稳定性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如当其温度在许多应用中如所预计的高于100℃时会产生高温猝灭。此外,该发射呈非常窄的带宽,由此不适用于许多照明目的。该窄带发射体(Sr,Ba)Si2O2N2:Eu虽有非常好的温度稳定性,但在其它方面却类似于黄光的原硅酸盐的发射特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本通式为M1p/2Si12-p-qAlp+qOqN16-q:D的α-Sialon。其中M1如上所述是选自Li、Mg、Ca、Y和除Ce和La外的镧系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元素。但该掺杂剂是如上述的已知激活剂M2组成的共掺杂剂。M2是选自Ce、Pr、Eu、Tb、Yb和Er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该情况下,D是由已知激活剂的一种或两种所组成的共掺杂剂,但与Mn掺杂剂相组合。形式上其可表示为D=(M2,Mn)。最后选用q=0~2.5和p=0.5~4。
在该情况下,M2优选是Eu或Yb或两者混合。在D中的Mn的原子比例总是小于M2的原子比例。D中的Mn的比例优选为M2的1~50%。
制备含Mn共掺杂剂的α-Sialon磷光体的方法在原理上按类似于文献中对已知的α-Sialon磷光体所描述的制备方法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多个实施例详述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示出Ca-α-Sialon的波长偏移与掺杂剂的关系图;
图2示出蓝光LED和各种Sialon的色位图;
图3示出各种经掺杂的Sialon的量子效率QE;
图4示出用作白光光源(LED)的半导体器件;
图5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磷光体的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按如下方法制备含Eu和Yb共掺杂剂的Ca-α-Sialon:
按化学计量称重原料CaCO3、Si3N4、AlN、Eu2O3和Yb2O3,并对其匀质化数小时。接着该所得混合物在管式炉中于还原气氛下经灼烧数小时(2~7小时)。温度选为1500~2000℃。然后可进行第二灼烧过程。该第二灼烧过程也是在还原气氛中于1200~2000℃下进行。
按如下方法制备含Eu、Yb、Mn三重掺杂剂的Ca-α-Sialo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斯兰姆有限公司,未经奥斯兰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