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声消除装置和使用了该装置的噪声消除模块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1959.6 | 申请日: | 200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恒冈道朗;藤岛明;北川元祥;福岛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消除 装置 使用 模块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噪声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图16是以往的噪声消除装置的框图。表示在移动电话等电视接收便携终端中使用的噪声消除装置的框图。在图16中,在主体1内设置有针对画面2的图像/声音输出部8,且该图像/声音输出部8连接了信号处理部9和控制部10。
在主体1和图像接收器5之间连接有信号线、控制线。此外,在主体1的接地端(earth)1a和图像接收器5的接地端5a之间,连接有接地线5b。图像接收器5的天线7上依次连接有天线匹配器11、调谐器12、解调器13。解调部13的输出信号在信号处理部9中被处理,并将其提供给图像/声音输出部8,从而可视听基于画面2和扬声器14的电视广播。
上述天线匹配器11由天线7侧的匹配器15和其后一级的放大器16构成,由此,即使是短的天线7也能够提高接收灵敏度且能实现阻抗匹配。在天线匹配器11和调谐器12之间连接噪声消除部17,通过该噪声消除部17,在天线匹配器11和调谐器12之间提供噪声消除信号。
即,噪声消除部17从便携设备的主体1的接地端18向相位控制器19提供与从该主体1进入天线7的噪声相同的噪声信号,并在其中使噪声信号反相来生成噪声消除信号。另外,提供给噪声消除部17的噪声消除信号也可以使用图像接收器5内的接地端来代替主体1的接地端18。
但是,在以往的噪声消除装置中,由主体1的接地端18进行噪声的拾取。由于主体1的接地端18还会接收由天线7接收的电视信号,所以在主体1的接地端18中接收到的电视信号会输入到噪声消除部,其结果,进行消除由天线7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的动作。因此,在以往的噪声消除装置中,存在接收到的期望的信号被劣化的课题。
此外,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有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22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噪声消除装置包括:第一天线,其配置在屏蔽体(shield)内;以及噪声消除部,其输入在第一天线中接收到的来自噪声源的噪声信号,噪声消除部基于从第一天线输入的来自所述噪声源的噪声信号,使包含在由第二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的来自所述噪声源的噪声信号衰减。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天线配置在屏蔽体内,所以能够抑制从外部到来的期望信号(在上述中,相当于电视信号)的接收。此外,来自第1天线附近的噪声源的噪声信号被屏蔽体遮蔽,难以被输入到第二天线,所以能够实现具有高的接收性能的噪声消除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噪声消除装置和使用了该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噪声消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天线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其他的第一天线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天线的仰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天线和屏蔽体的侧方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天线和屏蔽体板的其他侧方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1中的屏蔽体板端部的详细图。
图9是提高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天线的灵敏度的结构的侧方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中的噪声消除装置的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噪声消除装置的俯视图。
图11B是噪声消除装置的仰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2中的噪声消除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控制部的电源/控制信号的特性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噪声消除装置的上方立体图。
图14B是噪声消除装置的下方立体图。
图14C是安装噪声消除装置的主基板的表面侧视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噪声消除模块的俯视图。
图15B是噪声消除模块的仰视图。
图16是以往的噪声消除装置的框图。
图中:30-噪声消除装置;31-屏蔽体(shield);32-第一天线;33-噪声消除部;34-主体;35-图像接收器;37-第二天线;38-天线匹配器;39-调谐器;40-解调部;41-信号处理部;42-图像/声音输出部;43-显示部;44-扬声器;45-匹配器;46-放大器;47-控制部;48-相位控制器;49-控制部;50-增益控制器;51-带通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1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