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2358.7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尾形雄司;高桥康文;松井大;和田贤宣;引地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水器或空调等的搭载膨胀机构和多个压缩机构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谋求制冷循环装置更高效化的方式提出过如下的动力回收式的制冷循环装置,该装置使用膨胀机构代替膨胀阀,在制冷剂膨胀过程中利用膨胀机构将其压力能以动力形式回收,从而使压缩机构的驱动所需的电力降低上述回收量。这种制冷循环装置使用电动机、压缩机构以及膨胀机构由轴连结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
然而,在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中,由于压缩机构和膨胀机构通过轴连结,因此,根据运转条件存在压缩机构的按压量不足或膨胀机构的按压量不足的情况。为了能够在如压缩机构的按压量不足的运转条件下也确保回收动力而较高地维持制冷循环装置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性能系数),提出了除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之外,还使用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第二压缩机以制冷循环的高压成为规定的目标值的方式运转。
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使用了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220及第二压缩机230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210和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250。制冷剂回路210中,在室内热交换器211和室外热交换器212之间并列配置有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220的第一压缩机构221和第二压缩机230的第二压缩机构231。另外,第一压缩机构221经由轴与电动机222及膨胀机构223连结,第二压缩机构231经由轴与电动机232连结。
控制器250以制冷循环的高压成为规定的目标值的方式对第二压缩机230进行控制。具体而言,该控制器250进行如下控制,即,高压Ph的测定值高于目标值时,使电动机232的转速下降而削减第二压缩机构231的喷出量,反之,高压Ph的测定值低于目标值时,使电动机232的转速上升而增大第二压缩机构231的喷出量。
从而,即使仅第一压缩机构221按压量不足的运转条件下,也能够通过驱动第二压缩机构231而补偿按压量的不足量,能够在较高地保持COP的同时继续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
此外,为了实现制冷循环装置的高输出,存在使用多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图11所示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并列配置有两台压缩机320、330的制冷剂回路310。在压缩机320、330的内部积存有用于压缩机构的滑动部分的润滑及密封的油。在这种制冷循环装置中,若两台压缩机320、330的油保持量的均衡受到被破坏,则可靠性及效率方面成为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制冷循环装置使两台压缩机320、330的油保持量均衡的构造。
即,如图11所示,在压缩机320、330的制冷剂喷出侧配管设有油分离器311,从该油分离器311至压缩机320、330的制冷剂吸入侧配管设有油旁通管312。另外,如图12所示,压缩机320、330的下部彼此由均油管350相互连结,压缩机320、330彼此之间的油能干通过均油管350流通。并且,在制冷循环的高压侧配管设有压力传感器315。
另外,压缩机320、330这两台运转时,以如下方式进行均油运转。
一侧的压缩机320的运转频率首先提高一定值,以使压力传感器315的检测压力Pd在直至经过设定时间ta的期间不变化的方式,降低另一侧的压缩机330的运转频率。经过设定时间ta后,使一侧的压缩机320的运转频率降低一定值,相同地,以使压力传感器315的检测压力Pd在直至经过设定时间ta的期间不变化的方式,提高另一侧的压缩机330的运转频率。如此,再次经过设定时间ta后,压缩机320、330的运转频率返回初始值。并且,每次经过设定时间tb,重复上述提高、降低的均油运转。
如此,通过使压缩机320、330彼此由均油管350连结,且两台压缩机320、330运转时压缩机320、330的运转频率交替提高降低,从而使压缩机320、330的油通过均油管350有效流通,保持两台压缩机320、330的油保持量的均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2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786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2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
- 下一篇:用作精神刺激剂的Opiorp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