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2370.8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时枝仁;高木由充;圷正志;佐川彰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武也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检测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与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对地设置、并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缓冲器;以及向该检测体缓冲器输送检测体的检测体输送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对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与检测体缓冲器,而且上述识别信息读取元件分别配备在每个检测体缓冲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不通过上述检测体输送装置而直接搬入检测体的检测体搬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不通过上述检测体输送装置而取出该检测体缓冲器所保持的任意的检测体的检测体搬出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以将保持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任意位置上的检测体向上述识别信息读取元件的识别信息读取位置输送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检测体保持部上是否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而且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检测在上述检测体缓冲器的检测体保持部上是否保持有检测体的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向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供给机构是搭载规定个数的检测体并移动的检测体移动机构,
而且该检测体移动机构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9.一种检测体处理系统,具有分析装置、前处理装置等不同功能与处理能力的一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与上述功能模块的各个成对组合的缓冲单元通过由保持检测体容器且具有特有的识别编码的检测体架的投入部、输送部、容纳部构成的检测体架输送部连接,该检测体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单元是在与检测体架输送部之间进行架的双向转装、在与成对的上述功能模块之间进行检测体架输送的单元,而且是具有作为可保持多个检测体架的缓冲部的独立的槽、相对于任意位置的上述槽可搬入搬出检测体架的检测体架移动部、以及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的单元,上述缓冲单元在重新起动时进行位于缓冲单元内的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和上述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决定检测体架的输送目的地,并再次开始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重新起动时将存在于上述功能模块和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地组合的缓冲单元中的上述检测体架中的、存在于上述缓冲部以外的架容纳在上述缓冲部的空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上述缓冲单元的槽中有无上述检测体架的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读取元件和检测有无上述检测体架的元件配备在上述检测体架移动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读取元件和上述检测体架有无检测元件的间距以上述缓冲部槽间的最小间距的整数倍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23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