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粱基因(MA5/MA6)的发现和利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3227.0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J·E·马莱特;W·L·鲁尼;P·E·克莱因;D·莫里施格;R·墨菲;J·A·布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克萨斯A&M大学体系 |
主分类号: | C12N15/00 | 分类号: | C12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文平;尚继栋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粱 基因 ma5 ma6 发现 利用 | ||
1.一种用于生产晚花或无花杂种高粱植物的方法,包括使第一早花高粱植物与第二早花高粱植物杂交,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早花高粱植物的每一个对于对早花表型有贡献的至少一个等位基因是纯合隐性的,而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早花高粱植物不是对于同一个对早花表型有贡献的等位基因为纯合隐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杂种后代植物包含显性Ma 7或Ma3等位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杂交包括对于至少Ma5或Ma6等位基因为杂合显性的第一高粱植物与对于至少Ma5或Ma6等位基因为纯合隐性的第二高粱植物杂交。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杂交包括对于至少Ma5或Ma6等位基因为纯合显性的第一高粱植物与对于至少Ma5或Ma6等位基因为纯合隐性的第二高粱植物杂交。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早花高粱植物通过以下方法产生:
a)使包含优良生物能源性质的对于Ma5和Ma6为纯合显性的晚花或无花高粱植物与对于Ma5或Ma6等位基因为纯合隐性的早花高粱植物杂交;
b)使F1后代近交;和
c)选择对于Ma5或Ma6为纯合隐性但不是对于同一个Ma5或Ma6等位基因为纯合隐性且包含所述优良的生物能源性质的早花高粱F2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早花高粱植物通过以下方法产生:
a)诱变晚花或无花高粱植物,以产生包含无活性的光周期感测途径中的基因的早花后代。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周期感测途径中的基因选自Ma3、Ma5、Ma6和Ma 7。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Ma3基因包含编码PhyB的核酸。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Ma5基因包含编码COP9FUS5同系物或Myb转录因子的核酸。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Ma6基因包含编码高粱Prr37的核酸。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Ma 7基因包含编码选自PhyC、MADS-盒14蛋白质和AP1的多肽的核酸。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早花高粱选自ATx623、EBA-3和R.07007。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包含与Ma5或Ma6等位基因遗传连锁的至少第一遗传标记的杂交后代植物的标记辅助的选择。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与Ma5等位基因遗传连锁的遗传标记包含编码选自COP9FUS5同系物和Myb转录因子的多肽的核酸。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与Ma6等位基因遗传连锁的遗传标记包含编码高粱Prr37多肽的核酸。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高粱Prr37多肽在位置166处包含赖氨酸。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高粱Prr37多肽由包含SEQID NO:1的核酸分子编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遗传标记与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遗传连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QTL选自FlrAvgB1、FlrAvgD1、FlrFstG1、FltQTL-DFG、FltQTL-DFB、QMa50.txs-A、QMa50.txs-C、QMa50.txs-F1、QMa50.txs-F2、QMa50.txs-H、QMa50.txs-I、QMa1.uga-G、QMa1.uga-D和QMa5.uga-D。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遗传标记选自通过直接序列分析揭示的序列变体、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同工酶标记、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ASH)、扩增的植物基因组的可变序列、自主序列复制、简单序列重复(SSR)和任意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克萨斯A&M大学体系,未经德克萨斯A&M大学体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2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布系统的转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FinFET晶体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