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3246.3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根来佑树;堀内明彦;岩永健介;横山诚一;桥本英喜;野中贤一;前山雄介;佐藤雅;清水正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331 | 分类号: | H01L21/331;H01L21/329;H01L29/73;H01L29/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型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在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具有表面保护膜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积层结构,该积层结构由在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的热氧化膜,及形成于所述热氧化膜上的堆积氧化膜所构成,
所述堆积氧化膜所含的氢元素和氮元素中,至少有一种的含量在1018cm-3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堆积氧化膜的膜厚在150n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集电极区域、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发射极区域、在所述发射极区域周围形成的p型基极接触区域、以及在所述发射极区域与所述集电极区域之间的基极区域及n型高阻抗层,
所述表面保护膜形成在所述基极区域与所述发射极区域之间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漏极区域、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源极区域、在所述源极区域的周围形成的p型的门极区域、以及在所述源极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的n型高阻抗层,
所述表面保护膜形成在所述门极区域与所述源极区域之间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负极区域、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p型阻抗层的正极区域,
在所述正极区域上形成正极的同时,所述表面保护膜被形成在除所述正极以外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高阻抗层内设有与所述基极接触区域相连接的p型的沟道掺杂层。
7.一种在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具有表面保护膜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保护膜具有积层结构,该积层结构由在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的热氧化膜、在所述热氧化膜上形成的堆积氧化膜以及在所述堆积氧化膜上形成的堆积氮化膜构成,
所述堆积氧化膜所含的氢元素和氮元素中,至少有一种的含量在1019cm-3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堆积氧化膜的膜厚在150n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集电极区域、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发射极区域、在所述发射极区域周围形成的p型基极接触区域、以及在所述发射极区域与所述集电极区域之间的基极区域及n型高阻抗层,
所述表面保护膜形成在所述基极区域与所述发射极区域之间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漏极区域、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源极区域、在所述源极区域周围形成的p型的门极区域、以及在所述源极区域与所述漏极区域之间的n型高阻抗层,
所述表面保护膜形成在所述门极区域与所述源极区域之间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极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具有在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一面上形成的n型低阻抗层的负极区域、以及在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晶的另一面上形成的p型阻抗层的正极区域,
在所述正极区域上形成正极的同时,所述表面保护膜被形成在除所述正极以外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元件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2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