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电极一体型窗口的触摸感应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3329.2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闵东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孚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电极 体型 窗口 触摸 感应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极一体型窗口的触摸感应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包括电极一体型窗口的触摸感应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摸感应面板,在透明窗口的一个面上将感应电极定形以使感应电极与透明窗口形成一体,将定形的感应电极与配线单元连接来识别透明窗口接收的触摸产生的感应信号,由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增加制造工艺的产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种类的增多,将电子设备小型化并将显示画面大型化的各种技术已被提出。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通过触摸输入装置来感知用户输入的电子设备正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显示画面上具备输入功能的触摸感应面板,随着显示画面的大型化趋势正被逐渐应用到各种电子设备中。
触摸感应面板根据运作方式可分为电阻片式、静电电容式、超声波式、紫外线式等,其中,尤其是静电电容式触摸感应面板,厚度薄、耐用性高、可进行多点触摸,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现有的静电电容式触摸感应面板,通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为基础材料、使用OCA等粘着层把在一个面上具有感应电极的单独基板附加到透明窗口上的工艺来制成。但是,使用粘着层向透明窗口上附加感应电极基板的工艺,粘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具有气泡、划痕、异物等的残次品。该附加工艺,不仅本身价格昂贵,而且加工过程中出现残次品的比率较高,导致触摸感应面板产量低下,由此会造成触摸感应面板单价增加。此外,为降低附加工艺中的残次品比率而对透明窗口进行事先处理的额外工艺也是使得单价上升的原因,因此其存在诸多间题。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电极一体型窗口的触摸感应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触摸感应面板,在透明窗口的一个面上将一体型感应电极定形,将定形的感应电极与配线单元连接来感应透明窗口收到的触摸,由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增加产量。
技术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感应面板包括:透明窗口,其一个面上以预定模式形成感应电极,并通过与所述一个面相反的面来接收触摸;和配线单元,其与所述感应电极连接;其中,所述感应电极被形成为与所述透明窗口成一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触摸感应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窗口的一个面上将感应电极定形;将配线单元形成为连接到定形的感应电极;和在与所述一个面相反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板层。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该触摸感应面板在透明窗口的一个面上将感应电极定形以使感应电极与透明窗口成一体,将定形的感应电极与配线单元连接来感应透明窗口收到的触摸。因此可在触摸感应面板的制造工艺中,省略残次品比例高的将感应电极与窗口的附加工艺,由此可简化制造工艺,增加产量,并降低触摸感应面板的生产单价,并可减少触摸感应面板所适用的电子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感应面板的示图;
图2是和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触摸感应面板的A-A方向截面图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含触摸感应面板的触摸感应装置的图;和
图5是用于示出根据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感应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合适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感应面板的示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感应面板不仅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通信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笔记本电脑、导航装置、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edia Player)、便携式游戏设备等,还适用于一般电器设备,如遥控器、电视、冰箱、洗衣机、台式电脑、DVD播放机等,并进一步适用于工业或医用电子设备。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感应面板100可包括:透明窗口110;感应电极120,其在透明窗口110的一个面上与其形成一体,被以一定的形状定形;配线单元130,其与感应电极120连接;及连接垫140,其与配线单元130连接在一起,将感应信号传达至控制单元(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孚斯公司,未经麦孚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