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窝关节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3624.8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D·佐科利斯;F·格伦德曼;S·阿勒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曹若;梁冰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 ||
1.汽车的球窝关节,具有外壳(1)和球头轴(2),其关节球头(3)可旋转和摆动地支承在支承套(6)内,其特征在于,支承套(6)包括具有凹部和为了形成支承套或者支承套部件而变形的板带(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通过凹部(19)在支承套的至少一侧形成锯齿或者齿,其中,锯齿或者齿的末端在将支承套安装到球窝关节内后向内向着球头轴的中轴线定向并彼此具有距离。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凹部V形构成。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齿或者锯齿梯形构成。
5.按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凹部的深度与宽度或锯齿或者齿的距离的比约为2/3到1/3。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变形成支承套形状的板带末端彼此具有分离缝(9)类型的距离。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分离缝(9)在0.3到0.7mm之间。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分离缝(9)为0.5mm。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支承套部分(4、5)由不同的材料或者材料成分形成。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支承套(6)由多个支承套部分(4、5)组成及至少一个支承套部分(4、5)由金属形成。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支承套部分(4、5)由复合材料组成并由具有至少一个塑料层(8)的板带(7)形成。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球窝关节,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承套部分(4、5)具有锥形接触面(10),该支承套部分利用该接触面支承在外壳(1)的对应内表面(11)上。
13.用于制造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球窝关节的支承套的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列方法步骤:
-由板带(7)制造带状的支承套坯料,
-借助分割方法在支承套坯料(7)的纵侧上加工出锯齿状或者齿状轮廓,从而支承套坯料(7)具有支承套(6)展开的几何形状,
-使支承套坯料(7)变形,从而形成具有球形支承面的支承套(6)或具有球形支承面的支承套部分(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6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