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过时间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33725.5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狩野达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过 时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输电线的电流差动保护继电器中的数据收发和取样同步控制,是关于能够对同步帧固定传送延迟时间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般在电流差动保护继电器装置中,使用传送延迟时间变动小的继电器(relay)专用的通信设施来进行数据收发和取样同步控制,将来希望开发可实现使用了互联网(注册商标、下面相同。)等网络的高精度的取样同步控制的保护继电器装置。
现有的保护继电器装置中,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取样同步控制,而采用如下这种数字电流差动继电器的结构(参考非专利文献1)。该数字电流差动继电器如图9这样,将输电线的两端子设作主站和从站,分别测量本站的取样定时时刻与来自对端端子的作为取样定时数据的定时标记(TF)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M和TS),并根据该时间间隔TM和TS算出取样同步误差(ΔT)。
也就是说,该继电器在主站和从站中,将时间间隔TM或TS传到对端装置,并基于取样同步误差ΔT来校正取样定时。另外,该继电器的传送格式是,1帧的长度被固定且相对于取样基准信号以固定的时间差来加以发送。
另外,该取样同步控制如图9所示,需要使相对端子间的上行、下行的传送延迟时间相等,即从从站向主站的定时标记TF的上行传送延迟时间Tdu与从主站向从站的定时标记TF的下行传送延迟时间Tdd相等。
此外,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时刻同步,还提出了施加了如下这种限制的取样控制方式(参考专利文献1)。该方式中采用了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hub),该交换式集线器将传送帧的长度固定,并且将该长度限制为一定值以下,并进一步具有优先中继同步帧的优先发送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电气学会发行“保護リレ一システム工学(保护继电器系统工学)”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28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如上这种在主站和从站中将时间间隔TM或TS传送到对端装置并基于取样同步误差ΔT来校正取样定时的取样同步控制中,需要使定时标记TF的上行传送延迟时间Tdu和下行传送延迟时间Tdd相等。
但是,在使用了互联网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使上行传送延迟时间Tdu和下行传送延迟时间Tdd相等。作为其理由,举出有在网络中一般配置了多台中继装置,在帧经过该中继装置时产生延迟这一理由。
此外,该延迟时间根据网络的负载状态而变动,并且该延迟时间还因网络的中继装置内部的帧处理顺序而变化。因此,不能够使帧经过网络内的中继装置的传送延迟时间一定,从而主站和从站间的往返的传送延迟时间不相等,所以无法实现高精度的取样同步控制。
在此,参考图10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使用了网络时的网络中继装置中,传送延迟时间不一致这一点。图10示出了在互联网交换机等的网络中继装置1上连接了n台客户机3C1~3Cn和服务器4的结构。
在图10这种结构中,如下这样求出经由了网络中继装置1的客户机3C1和客户机3C2的帧传送延迟时间。
首先,客户机3C1在线缆30A1上发送以服务器4为目的地的帧101,紧接其后,客户机3C2在线缆30A2上发送以服务器4为目的地的帧102。用于表示此时的向线缆上发送的帧发送定时的时序图一如图11所示。
帧101和帧102以时序图一所示的时间差Tdef到达网络中继装置1,帧101从该网络中继装置1延迟T101后被输出到线缆30Bn+1上。另一方面,由于帧101处于输出过程中,所以帧102等待直至该帧101的输出结束,如图11所示,在等待时间T102后,帧102从网络中继装置1被输出到线缆30Bn+1上。
也就是说,如图11的时序图一所示,帧101经过网络中继装置1的时间T101与帧102经过网络中继装置1的时间T102是不同的。因此,使帧的传送延迟时间一定有困难,在使用了网络时的两端子间的上行和下行的传送延迟时间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复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跨频段小区建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