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协同作用的抗微生物混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4652.1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卡姆莱西·加拉尼;杨美华;马丽亚·阿隆索-德波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洛伊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25 | 分类号: | A61K31/4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傅强国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作用 微生物 混合物 | ||
1.一种抗真菌组合物,其以对于三组分协同有效的比例包含:
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
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
硼酸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和硼酸锌以三组分协同抗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有效的比例存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和硼酸锌的总质量以为基准,所述硼酸锌的比例小于约67质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形坐标图中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的比例(以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和硼酸锌的总质量以为基准)落入具有如下顶点的三角形内部:0质量%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72质量%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28质量%硼酸锌;100质量%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0质量%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0质量%硼酸锌;和47质量%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0质量%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53质量%硼酸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抗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约4ppm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抗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约1pp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以三组分协同抗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有效的比例存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抗出芽短梗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约2pp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以三组分协同抗青霉菌(Penicillium sp.)有效的比例存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抗青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约0.5ppm以下。
11.一种制造对真菌侵袭有抗性的聚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N-正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以三组分协同有效的比例引入所述聚合材料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正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被吸附于、吸收于、或溶于树脂载体,所述树脂载体随后被导入所述聚合材料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共同挤压所述树脂载体与所述聚合材料,将所述树脂载体导入所述聚合材料复合材料中。
14.一种制造对真菌侵袭有抗性的木-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N-正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以三组分协同有效的比例引入所述木塑料复合材料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正丁基氨基甲酸3-碘代-2-丙炔酯、2-(甲氧羰基氨基)苯并咪唑、以及硼酸锌被吸附于、吸收于、或溶于树脂载体,所述树脂载体随后被导入所述木塑料复合材料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料复合材料包括木材和聚合材料,通过共同挤压所述树脂载体与所述木材、所述聚合材料、或包含所述木材和所述聚合材料的混合物,将所述树脂载体导入所述木塑料复合材料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载体由选自下组的聚合物组成:聚丙烯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乙烯醚聚合物、聚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聚酯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洛伊公司,未经特洛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46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