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驻极体化薄膜及含有其的驻极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5383.0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小池弘;饭田诚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泊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7/02 | 分类号: | H01G7/02;B32B5/18;B32B7/02;H04R1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极体化 薄膜 含有 驻极体 | ||
1.一种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对水蒸气透过系数为0.1~2.5g·mm/m2·24hr、且至少一侧表面的表面电阻值为1×1013~9×1017Ω的多孔性树脂薄膜(i)实施直流高压放电处理进行驻极体化而获得,其中,所述多孔性树脂薄膜(i)含有芯层(A)和表面层(B),所述芯层(A)包含具有孔隙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所述表面层(B)位于该芯层(A)的至少一面上且含有拉伸树脂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表面层(B)中的拉伸树脂薄膜为单轴拉伸树脂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多孔性树脂薄膜(i)是在加压条件下使非反应性气体渗透到其中、接着在非加压条件下对其实施了加热处理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芯层(A)的厚度为10~500μm,且表面层(B)的厚度为5~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芯层(A)和表面层(B)中的拉伸树脂薄膜含有热塑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芯层(A)含有50~97重量%的热塑性树脂和3~50重量%的无机微细粉末及有机填料中的至少一种,且表面层(B)含有30~97重量%的热塑性树脂和3~70重量%的无机微细粉末及有机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为聚烯烃系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将表面层(B)层叠在芯层(A)上后,将该层叠体至少沿单轴方向拉伸,从而将各层制成拉伸树脂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多孔性树脂薄膜(i)的孔隙率为1~70%。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实施了加压处理及加热处理的多孔性树脂薄膜(i)的孔隙率为5~95%。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在多孔性树脂薄膜(i)的至少一侧的表面还含有锚固涂层(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锚固涂层(C)的每平方米重量为0.001~5g/m2。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多孔性树脂薄膜(i)以10KV~100KV范围的放电电压实施直流高压放电处理而进行驻极体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高压放电处理中,从多孔性树脂薄膜(i)的表面层(B)表面注入电荷。
15.一种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化薄膜(ii)、粘合剂层(D)、设有表面电阻值为1×10-2~9×107Ω的导电层(E)的电介质薄膜(F)。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电介质薄膜(F)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拉伸薄膜或非拉伸薄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电介质薄膜(F)的膜厚为0.1~10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导电层(E)通过导电性涂料的涂布或金属的蒸镀而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导电层(E)的膜厚为0.01~10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备导电层的驻极体(iii),其特征在于,在对驻极体化薄膜(ii)层叠设有导电层(E)的电介质薄膜(F)时,以导电层(E)为最外层的方式进行层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泊公司,未经优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53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及其免卡簧压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卡接牢固的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