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5483.3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一;龙田笃夫;山本哲矢;玉井清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A&L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F285/00;C08L5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罩 塑性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熔敷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制造的车辆用灯罩和树脂制透镜等其它部件时,不仅使用热板熔敷法时改善拉丝性、使用振动熔敷法时抑制溢料的产生、及使用激光熔敷法时熔敷性优异,而且耐冲击性、流动性、光泽及显色性等物性的平衡优异的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将车辆用灯罩和树脂制透镜接合时,使用热板熔敷法、振动熔敷法或激光熔敷法。
这些熔敷法通过对车辆用灯罩的接合面赋予振动、将车辆用灯罩按压于热模、或对车辆用灯罩照射激光使其熔融而与树脂制透镜接合。
热板熔敷法中,接合时,利用热板使车辆用灯罩熔融后,将其从热板移开时,车辆用灯罩的树脂被拉成丝状(以下称为“拉丝性”。)并附着在车辆用灯罩成形品的表面,从而产生损害车辆用灯成形品的外观的不良情况。
振动熔敷法中,在灯罩和其它部件的熔敷部熔融的车辆用灯罩的树脂溢出,产生所谓的溢料,与热板熔敷法同样,产生损害车辆用灯成形品的外观的不良情况。
激光熔敷法中,对灯罩和其它部件的接合部照射激光光线时,产生照射激光光线的一面的树脂熔融、发烟等不良情况。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凝胶含量为70%以上来改善使用各种方法熔敷时的不良情况。进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使用含有交联丙烯酸橡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来抑制使用振动熔敷法熔敷时的溢料的产生。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使用碱金属的含量为一定值以下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提高使用激光熔敷法熔敷时的熔敷性。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使用含有聚有机硅氧烷且具有特定的还原粘度的热塑性树脂,成形品的外观良好,且使用振动熔敷法熔敷时不产生溢料。
但是,人们期待开发出一种不仅提高了各熔敷方法的熔敷性、而且耐冲击性及流动性等物性的平衡、更优选进而光泽及显色性等物性平衡也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更优选耐冲击性、流动性、光泽及显色性等物性均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28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2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8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919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敷车辆用灯罩和其它部件时,不仅使用热板熔敷法时改善拉丝性、使用振动熔敷法时抑制溢料的产生、及使用激光熔敷法时熔敷性优异,而且耐冲击性及流动性等物性的平衡、更优选进而光泽及显色性等物性的平衡也优异的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发明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主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下述接枝共聚物(A)和(共)聚合物(C),
接枝共聚物(A)是通过使重量平均粒径为70~250nm的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a-1-2)与选自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及马来酰亚胺系单体的组中的1种以上单体(a-2)进行乳液接枝聚合而得到的,所述重量平均粒径为70~250nm的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a-1-2)(其中,重量%以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a-1-2)为基准(100重量%))是在重量平均粒径为10~150nm的芳香族乙烯基系聚合物(a-1-1)5~40重量%的存在下使丙烯酸酯系单体60~95重量%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
(共)聚合物(C)是通过使选自包含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及马来酰亚胺系单体的组中的1种以上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
包含接枝共聚物(A)5~95重量份和(共)聚合物(C)5~95重量份(其中,重量份以(A)和(C)的合计为基准(100重量份)),
丙烯酸酯系橡胶状聚合物(a-1-2)的含有率为5~30重量%(其中,重量%以该树脂组合物为基准(100重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主旨在于,提供另一种车辆用灯罩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下述接枝共聚物(A)、接枝共聚物(B)及(共)聚合物(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A&L株式会社,未经日本A&L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5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